动力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7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元器件安装座;所述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的箱壁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均布有多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箱体内部相通,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与外部供冷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座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有弹簧和卡柱,所述弹簧一端和所述容纳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卡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元器件安装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面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箱体内进行降温,同时元器件安装方便。

Powe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作为常见的电气设备,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目前的动力配电箱散热效果差,导致配电箱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箱体内的空间有限,工作人员将元器件安装在箱体内的元器件安装座上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配电箱,能够对箱体内进行降温,同时元器件安装方便。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元器件安装座;所述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的箱壁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均布有多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箱体内部相通,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与外部供冷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座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有弹簧和卡柱,所述弹簧一端和所述容纳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卡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元器件安装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面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有玻璃视窗。通过玻璃视窗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窗体内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有开关锁。通过开关锁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箱门进行开关。优选的,所述卡柱的下端为半圆球状。半圆球状能够减小卡柱与卡槽之间的阻力,使得卡柱在卡槽的作用下更顺畅的进入到容纳孔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和出气管,能够将外部供冷气装置输送过来的冷气输送到箱体内部的各个地方,降温效果好,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导向座和在元器件安装座上设置滑杆,通过滑杆与滑槽的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元起将安装的时候能够将元器件安装座拉出到箱体外部进行安装,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导向座与滑杆配合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注:1、箱体,2、玻璃视窗,3、箱门,4、开关锁,5、合页,6、滑杆,7、进气管,8、导向座,9、出气管,10、滑槽,11、弹簧,12、容纳孔,13、卡槽,14、卡柱,15、通气管,16、元器件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门3和元器件安装座16;所述箱门3通过合页5铰接在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箱体1的箱壁内设有通气管15,所述通气管15上均布有多个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远离所述通气管15的一端和所述箱体1内部相通,所述通气管15上还设有与外部供冷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7;所述箱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8,所述导向座8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座8平行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槽壁上设有容纳孔12,所述容纳孔12内设有弹簧11和卡柱14,所述弹簧11一端和所述容纳孔1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卡柱14的上端连接;所述元器件安装座16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10配合的滑杆6,所述滑杆6的上端面设有卡槽13;当进行元器件安装时,拉动元器件安装座,滑杆在滑槽内滑动,当滑动一端距离后,卡柱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到卡槽内,这时候卡柱与卡槽的配合就带来了阻力,这样就能防止滑竿从滑槽内脱落,当完成元器件安装后,只需要对着元器件安装座用力,然后卡柱就在外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容纳孔内,元器件安装座重新进入到箱体内。所述箱门3上设有玻璃视窗2。所述箱门3上设有开关锁4。所述卡柱14的下端为半圆球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和出气管,能够将外部供冷气装置输送过来的冷气输送到箱体内部的各个地方,降温效果好,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导向座和在元器件安装座上设置滑杆,通过滑杆与滑槽的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元起将安装的时候能够将元器件安装座拉出到箱体外部进行安装,安装更加方便。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门(3)和元器件安装座(16);所述箱门(3)通过合页(5)铰接在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箱体(1)的箱壁内设有通气管(15),所述通气管(15)上均布有多个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远离所述通气管(15)的一端和所述箱体(1)内部相通,所述通气管(15)上还设有与外部供冷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7);所述箱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8),所述导向座(8)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座(8)平行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槽壁上设有容纳孔(12),所述容纳孔(12)内设有弹簧(11)和卡柱(14),所述弹簧(11)一端和所述容纳孔(1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卡柱(14)的上端连接;所述元器件安装座(16)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10)配合的滑杆(6),所述滑杆(6)的上端面设有卡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门(3)和元器件安装座(16);所述箱门(3)通过合页(5)铰接在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箱体(1)的箱壁内设有通气管(15),所述通气管(15)上均布有多个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远离所述通气管(15)的一端和所述箱体(1)内部相通,所述通气管(15)上还设有与外部供冷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7);所述箱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8),所述导向座(8)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座(8)平行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槽壁上设有容纳孔(12),所述容纳孔(12)内设有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清杜宏伟仇新成邹秀宝张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南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