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7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6
公开了一种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护套具有容纳腔,通过在护套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第一端子与护套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端子接触部从第一开口伸入护套的容纳腔内,可以实现端子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有效过流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成一定夹角的连接。

Wir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大型电力设备之间、电源与大型机电设备之间的电力传输往往为高电压大电流的传输,导线之间的电连接需要能够稳定传输电能的导线连接器。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往往采用圆柱形公端子和圆筒形母端子进行连接,端子之间有效接触面积较小,载流能力较弱,且端子之间只能进行对向连接,不便于实现端子之间相倾斜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连接器,能够增大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导线连接器的导流能力,并且能够实现端子之间相倾斜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连接器,包括:护套,具有容纳腔,所述护套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开口和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至少一个第一端子,被配置为与所述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线连接的第一电缆连接部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开口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护套(1),具有容纳腔(11),所述护套(1)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DIR1)上的第一开口(12)和设置在第二方向(DIR2)上的第二开口(13),所述第一方向(DIR1)与所述第二方向(DIR2)相交,所述第一开口(12)和所述第二开口(13)均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n至少一个第一端子(2),被配置为与所述护套(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2)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线(6)连接的第一电缆连接部(21)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第一端子接触部(22),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开口(12)进入所述容纳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套(1),具有容纳腔(11),所述护套(1)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DIR1)上的第一开口(12)和设置在第二方向(DIR2)上的第二开口(13),所述第一方向(DIR1)与所述第二方向(DIR2)相交,所述第一开口(12)和所述第二开口(13)均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端子(2),被配置为与所述护套(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2)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线(6)连接的第一电缆连接部(21)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第一端子接触部(22),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开口(12)进入所述容纳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端子(3),包括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31)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2)电性连接的第二端子接触部(32),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3)进入所述容纳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4),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弹性接触件(4)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41)以及与所述第一型腔(41)连通的第三开口(42),所述第三开口(42)与所述第二开口(13)相对应,所述第一型腔(41)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弹性接触件(4),所述第一端子(2)设置于所述两个弹性接触件(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一个弹性接触件(4),所述第一型腔(41)还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端子(3),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端子(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退弹片(43),所述护套(1)和/或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22)上设置有相应的止退槽(14、23),所述止退槽(14、23)被配置为与所述止退弹片(43)配合对所述弹性接触件(4)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5)和底板(16),以及连接所述顶板(15)一端和所述底板(16)一端的第一侧壁(17),所述第一开口(12)与所述第一侧壁(1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7)上设置有定位孔(171),所述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