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4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天线本体及盒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固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且所述天线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盒本体的底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使所述天线本体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对应设置。所述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能够使得外置天线准确的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实现配合,保证信号能够可靠的进行传输;如此,采用所述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的电池盒能够准确的对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如此,采用所述电池盒的运输工具能够可靠的运行。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vehicle, battery box and its external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盒
,具体涉及一种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兴起,以电能作为驱动能源的运输工具也日益普及。为了实时对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以便于配电管理器工作,传统的做法为设置外置天线,利用外置天线与电池内的内置天线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对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传统的做法中,外置天线无法准确的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实现配合,导致信号无法可靠的进行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所述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能够使得外置天线准确的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实现配合,保证信号能够可靠的进行传输;如此,采用所述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的电池盒能够准确的对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如此,采用所述电池盒的运输工具能够可靠的运行。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天线本体及盒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固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且所述天线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盒本体的底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使所述天线本体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对应设置。上述实施例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使用时,将电池安装至盒本体的安装腔内,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从而准确、可靠的将外置天线的天线本体固设于盒本体的底壁上,进而使得外置天线的天线本体能够与电池的内置天线相互对应设置而实现配合,从而保证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之间的信号能够可靠的进行传输。相比传统的将外置天线固设于配电管理器的安装板或车架上,选取盒本体作为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共同的安装基准和定位基准,减小了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安装时的相对误差,使得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能够实现可靠的对应设置而可靠的实现通信连接。并且,相比传统的将外置天线固设于配电管理器的安装板上,不需借助安装板即可实现天线本体的安装固定,节省了成本。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通信线圈,所述基板设有所述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时,所述通信线圈与所述内置天线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所述基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盒,包括:所述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及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盒本体内,所述电池设有内置天线,且所述内置天线能够与所述天线本体对应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盒,使用时,将电池安装至盒本体的安装腔内,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从而准确、可靠的将外置天线的天线本体固设于盒本体的底壁上,进而使得外置天线的天线本体能够与电池的内置天线相互对应设置而实现配合,从而保证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之间的信号能够可靠的进行传输。相比传统的将外置天线固设于配电管理器的安装板或车架上,选取盒本体作为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共同的安装基准和定位基准,减小了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安装时的相对误差,使得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能够实现可靠的对应设置而可靠的实现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准确的对电池的工作状况实时进行监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盒还包括配电壳体,所述配电壳体设有配电腔,所述天线本体设置于所述配电腔内,且所述配电壳体与所述盒本体密封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腔,所述盒本体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导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电池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天线本体。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工具,包括所述的电池盒。上述实施例的运输工具,相比传统的将电池盒的外置天线固设于配电管理器的安装板或车架上,选取盒本体作为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共同的安装基准和定位基准,减小了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安装时的相对误差,使得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能够实现可靠的对应设置而可靠的实现通信连接,保证运输工具能够可靠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池盒的A-A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电池盒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电池盒的仰视图;图5为图1的电池盒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电池盒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池盒,100、天线本体,110、基板,111、第一定位部,120、通信线圈,130、螺钉,200、盒本体,210、盒本体的底壁,220、第二定位部,230、安装腔,300、电池,310、内置天线,400、缓冲件,500、配电壳体,510、配电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天线本体100及盒本体200,天线本体100固设于盒本体200的底壁210,且天线本体100设有第一定位部111,盒本体200的底壁210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111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220,使天线本体100与电池300的内置天线310对应设置。上述实施例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使用时,将电池300安装至盒本体200的安装腔230内,利用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220的定位配合,从而准确、可靠的将外置天线的天线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及盒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固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且所述天线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盒本体的底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使所述天线本体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及盒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固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且所述天线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盒本体的底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使所述天线本体与电池的内置天线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通信线圈,所述基板设有所述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时,所述通信线圈与所述内置天线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所述基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盒本体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定位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国勇王晨晖邱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