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0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包括针体以及线路板,线路板上布置有导电线路;其中,所述针体的一端为弹性端,线路板上开设有配合孔,弹性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弹性端伸入配合孔中在其弹性力作用下与配合孔相卡;导电线路具有延伸至配合孔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弹性端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配合稳定、结构稳定、强度高,为高速传输提供保障。

A pin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针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集成线路板领域,通常需要将插针固定在线路板上,进行信号传输;目前插针采用的是焊接方式固定,也就是说将插针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焊接实现电性连接,采用此种方式无疑具有以下问题;1、因为是人工焊接,焊接质量参差不齐,可能焊过多导致线路短路;2、需要一手拿着插针低着线路板进行焊接,焊接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方便的插针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包括针体以及线路板,线路板上布置有导电线路;其中,所述针体的一端为弹性端,线路板上开设有配合孔,弹性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弹性端伸入配合孔中在其弹性力作用下与配合孔相卡;导电线路具有延伸至配合孔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弹性端接触实现电性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利用弹性部穿入配合孔中与配合孔相卡实现插针与线路板连接稳定,利用导电片的作用实现电路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此种结构无疑具有配合后结构稳定,配合起来方便的效果,配合强度高,高强度的结构,为高速传输提供保证。弹性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弹性臂,并且两弹性臂的顶部是相连的。其中,还所述针体上还设有止挡部,止挡部用于在弹性端穿入配合孔时与线路板相抵。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使得每根插针与线路板配合后位置都比较接近,保证整体的美观和整齐性;并且有止挡部的存在,便于工人知道自己是否装配到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所述两弹性臂的顶部是相连的是指两弹性臂的顶部通过止挡部相连;止挡部的宽度尺寸大于两弹性臂之间最大宽度位置处的宽度尺寸。有止挡部的存在,便于工人知道自己是否装配到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弹性臂的顶部与止档部连接处为弧形。采用此种方式使得两者的连接位置为弧形,是因为弧形的结构相比于平直的夹角更加稳定,可以参考拱桥的原理。其中,两弹性臂的底部是相连形成封闭式结构。其中,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连接在两弹性臂底部相连位置处。定位部的设计便于与线路板的配合孔对应。其中,两弹性臂均为弯曲结构,两弹性臂的凹弧面相连。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提高两弹性臂的稳定性。其中,配合孔的孔壁上设有凹面,弹性端在弹性力作用下与凹面贴合。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利用凹面与弹性端相贴合,变相的起到卡接效果,提高两者配合的稳定性。其中,配合孔的两对立的孔壁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两弹性臂之间的间隔匹配,凸起穿入两弹性臂之间的间隔中;设置凸起的两对立孔壁之间的间距为x,凸起的厚度尺寸不超过0.15x。凸起的设置可以提高与弹性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插针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配合孔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插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包括针体以及线路板。插针,包含六根针体以及壳体,由于六根针体的结构都一样,此处就以其中一根针体进行介绍。针体的一端为弹性端1,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由于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弹性端1结构,且信号传输端的结构种类很多(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对信号传输端加以赘述。弹性端1包括了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臂11,两个弹性臂11的顶部通过止挡部12相连,两个弹性臂11的底部相连使得两个弹性臂11形成闭环结构。为了使得两弹性臂11的形变不至于导致其与止挡部12的连接位置处断裂,此处弹性臂11与止挡部12连接部分的形状采用弧形结构13。同时,两弹性臂11均是弯曲结构,且两弹性臂11的凹弧面14是相邻的,靠左侧的弹性臂11是朝左弯曲,那凹弧面14是朝右的,而靠右侧的弹性臂11是朝右弯曲,所以凹弧面14是朝左的,所以两凹弧面14是相邻的。两弹性臂11的底部相连处具有一个朝向下方延伸的定位部15,这个定位部15是用于工人将其与线路板2的配合孔21对准用的,同时也可以说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线路板2上布置有导电线路以及配合孔21,本技术仅描述线路板2与插针的连接方式,故不对导电线路具体是怎么连接的进行赘述。导电线路具有延伸到配合孔21之中的导电片22,而弹性端1在外力挤压作用下使得两个弹性臂11可以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弹性臂11伸到配合孔21之中,当止挡部12抵在线路板2上时(因为止挡部12的宽度尺寸是大于两弹性臂11之间最宽处的宽度尺寸的,所以必然就会大于配合孔21的宽度尺寸,能够相抵),可以撤销外力,弹性臂11撑开抵住了配合孔21的孔臂,同时也和导电片22形成了电性连接。配合孔21相对弹性臂11的面为凹面23,弹性臂11在弹性力作用下可以贴着凹面23。同时,配合孔21靠近两弹性臂11间隔的两孔壁上都设有凸起24,凸起24与间隔是适配的,所以凸起24能够卡入间隔之中,此处两个设有凸起24的孔壁之间距离为x,那么凸起24的厚度d则小于或等于0.15x。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并无定位部的设计,并且两个弹性臂11的底部是不相连的,故弹性端1为半封闭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包括针体以及线路板,线路板上布置有导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一端为弹性端,线路板上开设有配合孔,弹性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弹性端伸入配合孔中在其弹性力作用下与配合孔相卡;导电线路具有延伸至配合孔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弹性端接触实现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针连接结构,包括针体以及线路板,线路板上布置有导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一端为弹性端,线路板上开设有配合孔,弹性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弹性端伸入配合孔中在其弹性力作用下与配合孔相卡;导电线路具有延伸至配合孔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弹性端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弹性臂,并且两弹性臂的顶部是相连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所述针体上还设有止挡部,止挡部用于在弹性端穿入配合孔时与线路板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臂的顶部是相连的是指两弹性臂的顶部通过止挡部相连;止挡部的宽度尺寸大于两弹性臂之间最大宽度位置处的宽度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