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及接地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99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地装置和接地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棒本体和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接地棒本体的一端具有锥形结构,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孔,通孔的孔深方向与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通孔用于供辅助件穿过,接地棒本体被配置为在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按照旋转方向依次环绕设置在接地棒本体上,至少一个螺旋叶片被配置为带动接地棒本体旋入或旋出地下。本申请降低了将接地装置旋入地下的难度。本申请用于将电气设备接地。

Grounding device and groun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装置及接地系统
本申请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及接地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和抽油机等。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接地。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接地棒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接地。在接地过程中,接地棒的一部分位于地下,另一部分露出地下,用于与电气设备电连接。这样一来,当电气设备出现绝缘损坏时,电气设备中的电流可以通过与其电连接的接地棒流入地下,避免了电气设备通过外壳向外漏电。且在安装接地棒时,通常直接将接地棒砸入地下。但是,当安装接地棒的土壤较硬时,较难将接地棒砸入地下,导致接地棒与大地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引起接地棒的接地电阻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和接地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当安装接地棒的土壤较硬时,较难将接地棒砸入地下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地棒本体和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所述接地棒本体的一端具有锥形结构,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通孔用于供辅助件穿过,所述接地棒本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按照所述旋转方向依次环绕设置在所述接地棒本体上,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被配置为: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入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入地下,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出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出地下。可选地,所述通孔由所述另一端的接地棒本体经弯折后围成。可选地,弯折后的所述接地棒本体呈环形。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地棒本体固定连接的抓持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抓持部上。可选地,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接地棒本体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接地棒本体可拆卸连接。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中,相邻的每两个螺旋叶片部分重叠。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与所述接地棒本体为一体结构。可选地,所述锥形结构为与所述接地棒本体固定连接的钻头。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之间的至少一个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用于与所述电气设备电连接。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辅助件和上述的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的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辅助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接地棒本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接地装置,由于接地棒的一端为锥形结构,使得接地棒可以通过该锥形结构扎入地下,且接地棒的另一端具有孔深方向与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的通孔,可以通过穿过该通孔的辅助件带动接地棒本体旋转,并通过按照旋转方向环绕设置在接地棒本体上的螺旋叶片,使得螺旋叶片带动接地棒本体旋入或旋出地下,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将接地装置旋入地下的难度,保证了接地棒本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能够解决因接地装置与大地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的接地装置具有较大接地电阻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相关技术中,当需要安装接地棒的土壤较硬时,较难将接地棒需要位于地下的部分砸入地下。且即使勉强将接地棒砸入地下,接地棒位于地下的长度也很难到要求,导致接地棒与大地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引起接地棒接地电阻增大,这样即不符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接地棒在使用完后很难被拔出,影响了接地棒的继续使用。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可以较容易地将接地棒需要位于地下的部分旋入地下,进而保证了接地棒与大地的接触面积,能够解决因接地装置与大地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的接地装置具有较大接地电阻的问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接地装置1可以包括:接地棒本体11和至少一个螺旋叶片12(图1为接地装置1包括一个螺旋叶片12的示意图)。接地棒本体11的一端具有锥形结构A,接地棒本体11的另一端具有通孔B,通孔B的孔深方向与接地棒本体11的延伸方向X交叉,且通孔B用于供辅助件(图1中未示出)穿过。接地棒本体11被配置为在该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接地棒本体11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至少一个螺旋叶片12按照接地棒的旋转方向依次环绕设置在接地棒本体11上。至少一个螺旋叶片12被配置为:当接地棒本体11的旋转方向为旋入方向时,带动接地棒本体11旋入地下;当接地棒本体11的旋转方向为旋出方向时,带动接地棒本体11旋出地下。其中,接地棒本体11的旋入方向为:将接地棒本体11旋入地下时,接地棒本体11的自转方向;接地棒本体11的旋出方向为:将接地棒本体11旋出地下时,接地棒本体11的自转方向。示例地,如图1所示,从接地棒本体11的另一端向接地棒本体11的一端看,接地棒本体11的旋入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方向,接地棒本体11的旋出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方向。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由于接地棒本体的一端为锥形结构,使得接地棒本体可以通过该锥形结构扎入地下,且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孔深方向与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的通孔,可以通过穿过该通孔的辅助件带动接地棒本体旋转,并通过按照旋转方向环绕设置在接地棒本体上的螺旋叶片,使得螺旋叶片带动接地棒本体旋入或旋出地下,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将接地装置旋入地下的难度,保证了接地棒本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能够解决因接地装置与大地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的接地装置具有较大接地电阻的问题。可选地,为了提高接地装置1的导电性,接地棒本体11的外表面上可以镀有金属层。该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为锌等具有较高导电性的金属。且还可以在该接地棒本体11的外表面上涂覆防腐材料。且锥形结构A与接地棒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当锥形结构A与接地棒本体11为一体结构时,可以防止在将接地棒本体11旋入地下时,由于大地对接地棒本体11的阻力所导致的锥形结构A与接地棒本体11分离。并且,还可以简化锥形结构A和接地棒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地棒本体和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外表面上镀有金属层;/n所述接地棒本体的一端具有锥形结构,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通孔用于供辅助件穿过,所述接地棒本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其中,所述通孔由所述另一端的接地棒本体经弯折后围成,弯折后的所述接地棒本体呈环形;/n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按照所述旋转方向依次环绕设置在所述接地棒本体上,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被配置为: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入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入地下,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出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出地下;/n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多个螺旋叶片时,相邻的每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之间存在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地棒本体和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外表面上镀有金属层;
所述接地棒本体的一端具有锥形结构,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接地棒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通孔用于供辅助件穿过,所述接地棒本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件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包括:旋入方向和旋出方向,其中,所述通孔由所述另一端的接地棒本体经弯折后围成,弯折后的所述接地棒本体呈环形;
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按照所述旋转方向依次环绕设置在所述接地棒本体上,所述至少一个螺旋叶片被配置为: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入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入地下,当所述接地棒本体的旋转方向为所述旋出方向时,带动所述接地棒本体旋出地下;
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多个螺旋叶片时,相邻的每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之间存在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地棒本体固定连接的抓持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抓持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兵王昕奕马菁洲张世德熊鹰王玉建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