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输电线路钢管杆是广泛应用于城乡电网输电线路中的一种设备支架,和同类产品(水泥杆、角钢塔等)相比,它以外形美观,重量轻,占地面积小,能满足多回路大截面导线的载荷需要和转角杆不设拉线的强度要求而被大量使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目前正值城网改造的高峰期,输电线路钢管杆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在未来的市场中将会继续看好。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201737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输电线路钢管杆,包括主杆和固定在主杆上的横担,主杆的底部设置有底法兰,主杆通过底法兰与基础固定,底法兰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底法兰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起吊机将竖杆竖直放置在基础上部后,将底法兰上部的圆孔与基础上的圆孔对准,然后将地脚螺栓穿过底法兰与基础连接,在安装时,在将底法兰准确的放置在基础上部后,需要人工进行协助将底法兰与基础的外侧壁对准,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包括钢管杆(1)、连接在钢管杆(1)底部处的第一法兰(11)、设置在第一法兰(11)底部处的第二法兰(12)、连接在第二法兰(12)底部处的基础(2)、开设在第一法兰(11)上的第一圆孔(111)、开设在第二法兰(12)上的第二圆孔(121),所述第一圆孔(111)和所述第二圆孔(121)内部均插接有第一螺栓(13),所述第一螺栓(13)的底部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3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杆(1)的内侧壁处连接有竖管(14),所述竖管(14)的外侧壁与第二法兰(12)的内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包括钢管杆(1)、连接在钢管杆(1)底部处的第一法兰(11)、设置在第一法兰(11)底部处的第二法兰(12)、连接在第二法兰(12)底部处的基础(2)、开设在第一法兰(11)上的第一圆孔(111)、开设在第二法兰(12)上的第二圆孔(121),所述第一圆孔(111)和所述第二圆孔(121)内部均插接有第一螺栓(13),所述第一螺栓(13)的底部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3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杆(1)的内侧壁处连接有竖管(14),所述竖管(14)的外侧壁与第二法兰(12)的内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14)的底部处连接有抵接环(15),所述抵接环(15)顶部的直径大于抵接环(15)底部处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11)沿其直径对称设置有固接在第一圆孔(111)内部处的钢板(17),所述钢板(17)的底部处连接有竖杆(171)。
技术研发人员:蔡应春,卞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迪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