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976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框体,至少两个框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至少两个框体中的相邻的两个框体之间相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软包电池的容置腔,在上述软包电池支架中,软包电池放置于容置腔,在相邻的两个框体相扣合后,相邻的两个框体中的一框体的下部分与另一框体的上部分将软包电池固定在容置腔内,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软包电池工作时产生热量,通过第一通槽送风,将软包电池的四个侧面的热量带出,多个第一通槽能够对软包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多方位同时散热,散热距离短,使得散热效果好。

A soft battery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锂软包电池是软包电池的正极、负极与电解质这三种主要构造中至少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使用高分子材料的软包电池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目前,现有锂软包电池的电芯多为软包锂电芯,通过将多节电芯并联或串联以扩充软包电池容量,提高软包电池电压,而为了固定电芯通过采用支架固定的方式,大多数软包锂软包电池固定支架并没有设置散热风道,锂软包电池工作时电芯的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从而造成锂软包电池温度累加,导致锂软包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过热问题,影响软包电池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散热通道散热效果较好的软包电池支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支架,该软包电池支架通过形成多个散热风道,热量传递距离短,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安全性较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软包电池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框体,所述至少两个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框体,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之间相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软包电池的容置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框体,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之间相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软包电池的容置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至少一个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且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至少一个在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中的每个框体包括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两个第二侧板,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侧板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
所述两个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之间,且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连接以形成所述容置腔,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两个第二侧板之间设有隔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的上部分、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的上部分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两个第一侧板的下部分、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的下部分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所述至少两个框体的其中一个框体的所述第一凹槽和与所述框体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江邵长健吴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