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再生炉、以及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9943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源再生炉、以及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源再生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带、光照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包括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炉带穿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气系统和排风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每个温区单独设有冷气风管和排风风管,有效解决现有光源再生炉闭环造成的风扰流问题,减少PERC电池碎片及漂移的情况,提高生产良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以满足光致再生技术的要求,从而提高PERC电池的质量。

A light source regenerator and a method to reduce the efficiency decay of perc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再生炉、以及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再生炉、以及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PERC电池烧结结束后,需要经过光源再生炉,用光致再生技术钝化PERC电池体内的缺陷及杂质等。光源再生炉主要由光照系统、冷却系统及PLC控制系统组成,冷却系统的好坏影响光源炉内温度控制、硬件LED灯板及线路板的使用寿命,最重要会影响PERC电池钝化效果及运行稳定性,如碎片、叠片等等。现有光源再生炉的冷却系统为循环式结构,排风风管的出风口与进风风管连接,炉内的冷气出现扰流,容易使炉内的PERC电池漂移和碎裂。此外,现有的光源再生炉难以精准控制炉内温度,影响PERC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源再生炉,可以精准控制炉内的温度,提高PERC电池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提高PERC电池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再生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带、光照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包括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炉带穿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气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冷气系统包括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所述第一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上方;<br>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所述第一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二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三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光照系统对炉带上的PERC电池进行照射,并进行加热,所述冷气系统通过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将冷气通入各个温区,所述排风系统通过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将各个温区的热气排走,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其中,PERC电池随着炉带依次经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以激活PERC电池的氢介质膜,并钝化PERC电池内缺陷及杂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内设有防尘过滤网,所述第一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内还设有冷却板,冷气依次经过防尘过滤网和冷却板,然后从出风口排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进入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的冷气温度为15~20℃,经过冷却板的冷气温度降低3~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个冷气风管的进风风量小于等于各个排风风管的排风风量。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个冷气风管的进风风量为10~30m3/min,各个排风风管的排风风量为10~40m3/min。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照系统包括上光源,所述上光源设于出风口和炉带之间,从出风口出来的冷气将上光源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带到PERC电池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光源的光强密度为5~40kw/m2,第一温区的温度为210~270℃,第二温区的温度为210~270℃,第三温区的温度为210~27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炉带的带速为5~9m/min。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PERC电池烧结结束后,将其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光源再生炉内;调整各个冷气风管的进风风量为10~30m3/min,调整各个排风风管的排风风量为10~40m3/min,其中各个冷气风管的进风风量小于等于各个排风风管的排风风量;调整各个温区的光强密度为5~40kw/m2,以使第一温区的温度为210~270℃,第二温区的温度为210-270℃,第三温区的温度为210-270℃;其中,PERC电池依次经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PERC电池的氢介质膜被激活,且PERC电池内缺陷及杂质被钝化。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调整炉带的带速为5~9m/min;PERC电池经过再生炉光照处理后,冷却至室温,以将钝化效果冻结,达到稳定。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每个温区单独设有冷气风管和排风风管,有效解决现有光源再生炉闭环造成的风扰流问题,减少PERC电池碎片及漂移的情况,提高生产良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以满足光致再生技术的要求,从而提高PERC电池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光强密度、温度和带速,有效的钝化电池体内缺陷及杂质,使PERC电池的光致衰减由1.2-2.0%降至0.5-0.8%左右,有效改善PERC电池的可靠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光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源再生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光源再生炉炉温曲线对比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和对比例2的光源再生炉炉温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源再生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内的炉带2、光照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炉体1包括第一温区11、第二温区12和第三温区13,所述炉带2穿过第一温区11、第二温区12和第三温区13,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气系统和排风系统。具体的,所述冷气系统包括第一冷气风管41、第二冷气风管42和第三冷气风管43,所述第一冷气风管41的出风口设于第一温区11炉带2的上方,所述第二冷气风管42的出风口设于第二温区12炉带2的上方,所述第三冷气风管43的出风口设于第三温区13炉带2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第一排风风管51、第二排风风管52和第三排风风管53,所述第一排风风管51的进风口设于第一温区11炉带2的下方,所述第二排风风管52的进风口设于第二温区12炉带2的下方,所述第三排风风管53的进风口设于第三温区13炉带2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光照系统对炉带2上的PERC电池6进行照射,并进行加热,所述冷气系统通过第一冷气风管41、第二冷气风管42和第三冷气风管43将冷气通入各个温区,所述排风系统通过第一排风风管51、第二排风风管52和第三排风风管53将各个温区的热气排走,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其中,PERC电池6随着炉带2依次经过第一温区11、第二温区12和第三温区13,以激活PERC电池6的氢介质膜,并钝化PERC电池6内缺陷及杂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冷气风管41、第二冷气风管42和第三冷气风管43均单独与炉体外的供冷设备连接,每个冷气风管单独对对应的温区进行冷却降温;第一排风风管51、第二排风风管52和第三排风风管53各自将对应温区的气体排出炉体外。本专利技术每个温区单独设有冷气风管和排风风管,有效解决现有光源再生炉闭环造成的风扰流问题,减少PERC电池碎片及漂移的情况,提高生产良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以满足光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带、光照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包括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炉带穿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气系统和排风系统;/n所述冷气系统包括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所述第一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上方;/n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所述第一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二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三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下方;/n所述光照系统对炉带上的PERC电池进行照射,并进行加热,所述冷气系统通过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将冷气通入各个温区,所述排风系统通过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将各个温区的热气排走,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n其中,PERC电池随着炉带依次经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以激活PERC电池的氢介质膜,并钝化PERC电池内缺陷及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带、光照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包括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炉带穿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气系统和排风系统;
所述冷气系统包括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所述第一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冷气风管的出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上方;
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所述第一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一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二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二温区炉带的下方,所述第三排风风管的进风口设于第三温区炉带的下方;
所述光照系统对炉带上的PERC电池进行照射,并进行加热,所述冷气系统通过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将冷气通入各个温区,所述排风系统通过第一排风风管、第二排风风管和第三排风风管将各个温区的热气排走,以精准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
其中,PERC电池随着炉带依次经过第一温区、第二温区和第三温区,以激活PERC电池的氢介质膜,并钝化PERC电池内缺陷及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再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内设有防尘过滤网,所述第一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内还设有冷却板,冷气依次经过防尘过滤网和冷却板,然后从出风口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再生炉,其特征在于,进入第一冷气风管、第二冷气风管和第三冷气风管的冷气温度为15~20℃,经过冷却板的冷气温度降低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各个冷气风管的进风风量小于等于各个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锦滇林纲正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