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66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包括L型支撑板、成像装置和反射板。所述L型支撑板具有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与支撑板第一板体垂直设置并且一体成型的支撑板第二板体,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与墙体凸出部旋转连接。所述成像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第一板体的内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近程投影器和中远程投影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虚拟现实成像设备,不同于头戴式虚拟现实用具,大大降低使用者的负重感和入门门槛。使用者只需站立在预设区域内,通过改变虚拟现实成像设备本身相对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即可为使用者带来较好的沉浸式体验。

Virtual reality ima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本技术属于沉浸式体验
,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5539722U,主题名称为虚拟现实成像设备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前壁可观察所述壳体内部的观影镜片、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沿观察者视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视觉聚焦点追踪装置,所述视觉聚焦点追踪装置包括红外反射镜片、微型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反射镜片位于观影镜片和显示屏之间,所述红外反射镜片与观影镜片、显示屏成Z形或者反Z形,所述微型红外摄像头位于所述壳体前壁上,所述微型红外摄像头的朝向与观察者平视视线夹角为10°到120°之间,所述微型红外摄像头朝向与红外反射镜片的夹角为30°到85°之间”。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无论是VR,还是AR),其基本的工作原理通常为,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由大脑融合以形成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影像。现有的HoloLens、Oculus、Vive等消费级虚拟现实设备均基于上述工作原理。然而,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需要使用者在头部佩戴视觉聚焦点追踪装置等一系列器具,虽然可以获得较为逼真的体验,但长期佩戴的舒适性存疑,在难以实现轻量化的现实条件下具有较强烈的负重感,使得综合体验不佳,需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设置于墙体,上述墙体与地板相接,上述墙体具有墙体凸出部,上述地板具有供使用者站立的地板预设区域,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包括: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具有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与支撑板第一板体垂直设置并且一体成型的支撑板第二板体,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与墙体凸出部旋转连接;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第一板体的内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近程投影器和中远程投影器;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接于支撑板第二板体的一侧侧边,所述反射板与支撑板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反射板支撑垫。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像装置还具有若干散热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射板支撑垫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的内表面具有参考定位标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参考定位标线具有外环标线和内环标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标线呈四边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环标线呈圆形。本技术公开的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其有益效果在于,不同于头戴式虚拟现实用具,大大降低使用者的负重感和入门门槛;使用者只需站立(坐卧同理)在预设区域内,通过改变虚拟现实成像设备本身相对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即可为使用者带来较好的沉浸式体验(尽管该体验可能略逊于头戴式虚拟现实用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L型支撑板;11-支撑板第一板体;12-支撑板第二板体;20-成像装置;21-近程投影器;22-中远程投影器;23-散热孔;30-反射板;31-反射板支撑垫;40-参考定位标线;41-外环标线;42-内环标线;100-墙体;101-墙体凸出部;102-地板;103-地板预设区域。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与墙体、地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设置于墙体100,上述墙体100与地板102相接,上述墙体100具有墙体凸出部101,上述地板102具有供使用者站立的地板预设区域103(在地板预设区域103内具有较佳的实用体验),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包括:L型支撑板10,所述L型支撑板10具有支撑板第一板体11和与支撑板第一板体11垂直设置并且一体成型的支撑板第二板体12,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12与墙体凸出部101旋转连接,使得L型支撑板10带动成像装置20等相对于墙体凸出部101同步旋转(从而使得成像装置20等相对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L型支撑板10的旋转运动可由作为现有技术的电机等周期性来回摆动驱动,具体不再赘述);成像装置20,所述成像装置20设置于支撑板第一板体11的内侧,所述成像装置20包括近程投影器21(投影距离较短)和中远程投影器22(投影距离相对于进程投影器21的投影距离较长,形成互补作用);反射板30(用于环境光的漫反射,增强地板预设区域,即使用者的位置的环境光照,避免直接补光给近程投影器、中远程投影器的光线造成影响),所述反射板30接于支撑板第二板体12的一侧侧边,所述反射板30与支撑板第二板体12之间设有反射板支撑垫31。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装置20还具有若干散热孔23。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支撑垫31优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12的内表面具有参考定位标线40,便于使用者在站立于地板预设区域103后,进一步明确身体的朝向(即胸腹部朝向参考定位标线40处即可)。其中,所述参考定位标线40具有外环标线41和内环标线42。其中,所述外环标线41优选呈四边形。其中,所述内环标线42优选呈圆形。进一步地,所述近程投影器21和中远程投影器22优选均采用光学投影模组,但对应的光学投影模组的透镜的焦距不同,使得对应的投影距离产生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光学投影模组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专利技术点所在,本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设置于墙体,上述墙体与地板相接,上述墙体具有墙体凸出部,上述地板具有供使用者站立的地板预设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包括:/n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具有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与支撑板第一板体垂直设置并且一体成型的支撑板第二板体,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与墙体凸出部旋转连接;/n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第一板体的内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近程投影器和中远程投影器;/n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接于支撑板第二板体的一侧侧边,所述反射板与支撑板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反射板支撑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设置于墙体,上述墙体与地板相接,上述墙体具有墙体凸出部,上述地板具有供使用者站立的地板预设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包括:
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具有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与支撑板第一板体垂直设置并且一体成型的支撑板第二板体,所述支撑板第二板体与墙体凸出部旋转连接;
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第一板体的内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近程投影器和中远程投影器;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接于支撑板第二板体的一侧侧边,所述反射板与支撑板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反射板支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成像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定福金斌杨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