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44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37
本公开提供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涉及液位测量,利于提高对稠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包括:计量筒,计量筒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液位标识部,多个液位标识部用于标识多个液位;低压管,低压管穿设在计量筒的底部;连通管,连通管连接在低压管的底端;连通管的轴向垂直于低压管的轴向设置;第一压力气囊,第一压力气囊分别设置在连通管沿其轴向的两端;高压管,高压管穿设在计量筒的顶部;高压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引压组件,引压组件选择性地将低压管与高压管连通;流体筒,流体筒设置在计量筒中,且流体筒通过泄压通道与高压管连通;流体筒中容纳有流体,流体顶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液位标识部对准。

Liquid level gauge for heavy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
本技术涉及液位测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
技术介绍
稠油介质具有独特的物性,常温下的粘度极高,其生产过程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操作运行。由于操作运行温度较高,且稠油的密度与水接近,在液位测量方面需要针对实际,采取可靠、实用的测量方法。然而,在采用现有的液位计测量稠油液位时,稠油的高粘度对液位检测具有阻碍作用,从而不利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能够利于提高稠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实施例的提供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包括:计量筒,所述计量筒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液位标识部,所述多个液位标识部用于标识液位;低压管,所述低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底部;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低压管的底端;所述连通管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低压管的轴向设置;第一压力气囊,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管沿其轴向的两端;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顶部;所述高压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引压组件,所述引压组件选择性地将所述低压管与高压管连通;流体筒,所述流体筒设置在所述计量筒中,且所述流体筒通过泄压通道与高压管连通;所述流体筒中容纳有流体,所述流体顶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液位标识部对准。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位计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分别与高压管的底端、低压管的顶端连接。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体筒套设在所述高压管外,且所述流体筒的内壁与所述高压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压组件包括引压管、截止阀及驱动件;所述计量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引压管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且与高压管、低压管连通;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引压管,所述截止阀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截止阀的阀芯相对于阀体运动,以控制所述截止阀的启闭。其中,所述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引压组件将所述低压管与高压管连通;所述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引压组件将所述低压管与高压管断开。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量筒的侧面连接有壳体,所述引压管的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截止阀及驱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驱动件供电。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所述驱动件,以使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截止阀的启闭。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的外壁贴合有防护膜。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压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液位标识部沿所述计量筒的轴向均匀分布。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位标识部包括刻度线。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量筒包括透明玻璃筒。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体筒包括透明玻璃筒,所述流体筒中容纳有具有颜色的流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位计,将液位计下放至稠油中,稠油能够作用于连通管两端的第一压力气囊,第一压力气囊将产生具有相应压力的气体,该气体经连通管作用于低压管,并经引压组件用于高压管;高压管中的气体将通过泄压通道进入流体筒,使得流体筒内的流体发生运动,流体顶端用于与计量筒上的其中一个液位标识部对准,该液位标识部用于表示流体筒中的流体的液位,从而流体筒中的流体的液位可用于直观地反映稠油液位。在上述测量过程中,稠油无需进入液位计内,利于避免稠油粘度对测量的不利影响,从而利于提高对稠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重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液位计;110-计量筒;111-第一通孔;120-低压管;130-连通管;140-第一压力气囊;150-高压管;151-第二压力气囊;160-引压组件;161-引压管;162-截止阀;163-驱动电机;170-流体筒;171-泄压通道;172-隔热层;180-壳体;181-电池模块;182-无线通信模块;190-节流阀。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上”、“下”、“底”、“顶”、“内”、“外”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计量筒,所述计量筒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液位标识部,所述多个液位标识部用于标识液位;/n低压管,所述低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底部;/n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低压管的底端;所述连通管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低压管的轴向设置;/n第一压力气囊,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管沿其轴向的两端;/n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顶部;所述高压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n引压组件,所述引压组件选择性地将所述低压管与高压管连通;/n流体筒,所述流体筒设置在所述计量筒中,且所述流体筒通过泄压通道与高压管连通;所述流体筒中容纳有流体,所述流体顶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液位标识部对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量筒,所述计量筒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液位标识部,所述多个液位标识部用于标识液位;
低压管,所述低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底部;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低压管的底端;所述连通管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低压管的轴向设置;
第一压力气囊,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管沿其轴向的两端;
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穿设在所述计量筒的顶部;所述高压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
引压组件,所述引压组件选择性地将所述低压管与高压管连通;
流体筒,所述流体筒设置在所述计量筒中,且所述流体筒通过泄压通道与高压管连通;所述流体筒中容纳有流体,所述流体顶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液位标识部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分别与高压管的底端、低压管的顶端连接;
和/或,所述流体筒套设在所述高压管外,且所述流体筒的内壁与所述高压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稠油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组件包括引压管、截止阀及驱动件;
所述计量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引压管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且与高压管、低压管连通;所述引压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引压管,所述截止阀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截止阀的阀芯相对于阀体运动,以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广涛王卫阳贾国栋周新波王龙费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