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是控制水环境污染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迄今为止,我国80%以上的已建或者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随着活性污泥工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其中涉及到的现象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活性污泥法模型。该模型是在Monod方程基础上,用矩阵形式描述各生化反应的变化过程,这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污水厂的生化工艺研究提供便利。近年来,利用数学模型结合反应器原理,借助于各种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出的相应设计、模拟及诊断软件,对新建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设计,对新建和已建污水处理厂进行系统模拟和科学管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遍。与此相应的各种商业软件也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欧美等国的大型水工程公司、环境咨询公司以及著名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系均具备自主开发的模拟器,并在应用中不断地改进和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污水设计水质指标;/n根据所述污水设计水质指标转换得到模型参数;/n根据所述模型参数生成水质模型;/n根据所述水质模型优化污水处理过程并完成污水处理;/n所述设计水质指标包括: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化学需氧量、总磷量、总氮量以及氨氮含量;/n所述模型参数包括: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溶解性的发酵产物含量、溶解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颗粒性的缓慢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颗粒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异养菌含量、磷酸盐含量、氨氮含量以及氮氧化物含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污水设计水质指标;
根据所述污水设计水质指标转换得到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模型参数生成水质模型;
根据所述水质模型优化污水处理过程并完成污水处理;
所述设计水质指标包括: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化学需氧量、总磷量、总氮量以及氨氮含量;
所述模型参数包括: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溶解性的发酵产物含量、溶解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颗粒性的缓慢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颗粒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异养菌含量、磷酸盐含量、氨氮含量以及氮氧化物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污水设计水质指标转换得到模型参数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污水设计水质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第一转换系数计算得到颗粒性中间态指标;
根据所述颗粒性中间态指标转化得到所述颗粒性的缓慢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颗粒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以及异养菌含量;
所述第一转换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7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污水设计水质指标转换得到模型参数这一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化学需氧量以及所述颗粒性中间态指标计算得到溶解性中间态指标;
根据所述溶解性中间态指标转化得到所述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溶解性的发酵产物含量以及溶解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污水设计水质指标转换得到模型参数这一步骤还包括:
根据污水设计水质中的氨氮含量转换得到模型参数的氨氮含量;
根据所述模型参数氨氮含量结合污水设计水质中的总氮量计算得到氮氧化物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设计水质与模型水质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颗粒性中间态指标转化得到所述颗粒性的缓慢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颗粒态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以及异养菌含量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第二转换系数和所述颗粒性中间态指标计算得到颗粒性的缓慢可降解有机物含量,以及第三转换系数和所述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罗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