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26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通过提高冷却塔选型的精确度,不仅能够满足空调水系统的性能要求,而且能够使成本达到最低。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cooling towe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设备的选型对于常规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冷却塔厂家的冷却塔性能、参数及成本不同,目前只能通过冷却塔选型手册进行选型,容易存在误差,一旦选择的冷却塔水流量大于实际需求,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能耗较高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塔选型存在误差,导致成本、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包括: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其中,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包括:根据进出水温差和逼近温差计算第一中间变量;根据第一中间变量和湿球温度计算第二中间变量;根据第二中间变量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其中,第一中间变量与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的函数关系为:M=f(ΔT,ΔTb),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量,△T为进出水温差,△Tb为逼近温差;第二中间变量与第一中间变量、湿球温度的函数关系为:q=f(Twet,M),其中,q为第二中间变量,Twet为湿球温度,M为第一中间变量;冷却塔水流量与第二中间变量的函数关系为:Q=f(q),其中,Q为冷却塔水流量,q为第二中间变量。其中,计算第一中间变量的公式如下:M=a+b*ln(x1)+c*ln(x2)+d*ln(x1)^2+e*ln(x2)^2+f*ln(x1)*ln(x2)+g*ln(x1)^3+h*ln(x2)^3+i*ln(x1)*ln(x2)^2+j*ln(x1)^2*ln(x2)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量;x1为进出水温差;x2为逼近温差;a、b、c、d、e、f、g、h、i、j为拟合系数。其中,计算第二中间变量的公式如下:q=A+B*x3+C*x4+D*x32+E*x42+F*x3*x4+G*x3^3+H*x4^3+I*x3*x4^2+J*x3^2*x4其中,x3为湿球温度;x4为第二中间变量;A、B、C、D、E、F、G、H、I、J为拟合系数。其中,计算冷却塔水流量的公式如下:Q=a*x^b其中,Q为冷却塔水流量,x为第二中间变量,a,b为拟合系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匹配的冷却塔型号按照设备成本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冷却塔的设备成本相同时,将匹配的冷却塔型号按照功耗从低到高依次排序。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其中,计算模块包括:第一中间变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进出水温差和逼近温差计算第一中间变量;第二中间变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中间变量和湿球温度计算第二中间变量;冷却塔水流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中间变量计算冷却塔水流量。上述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并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从而使选择的冷却塔水流量对应实际需求。通过提高冷却塔选型的精确度,不仅能够满足空调水系统的性能要求,而且能够使成本达到最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冷却塔水流量的步骤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2,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具体地,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冷却塔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湿球温度常规的测量方法为:用湿纱布包扎普通温度计的感温部分,纱布下端浸在水中,以维持感温部位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在纱布周围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使周围空气接近达到等焓。示数达到稳定后,此时温度计显示的读数近似认为湿球温度。S104,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具体地,计算机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S106,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具体地,计算机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到数据库中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冷却塔水流量对应的冷却塔型号、设备成本以及能耗。举例说明:假如现在计算机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为100m3/h,100m3/h对应的冷却塔型号有三台,最终计算机会在界面上显示三台冷却塔型号,以供用户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冷却塔水流量的预设倍数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举例说明:假如现在计算机计算的冷却塔水流量为100m3/h,现在预设倍数为1.2倍,相当于是120m3/h,只要冷却塔水流量在100m3/h至120m3/h之间的冷却塔机型都会匹配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并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从而使选择的冷却塔水流量对应实际需求。通过提高冷却塔选型的精确度,不仅能够满足空调水系统的性能要求,而且能够使成本达到最低。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S104具体包括计算冷却塔水流量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202,根据进出水温差和逼近温差计算第一中间变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间变量与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的函数关系为:M=f(ΔT,ΔTb),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量,ΔT为进出水温差,ΔTb为逼近温差。具体地,计算第一中间变量的公式如下:M=a+b*ln(x1)+c*ln(x2)+d*ln(x1)^2+e*ln(x2)^2+f*ln(x1)*ln(x2)+g*ln(x1)^3+h*ln(x2)^3+i*ln(x1)*ln(x2)^2+j*ln(x1)^2*ln(x2)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n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n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冷却塔选型参数,其中,选型参数包括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以及湿球温度;
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
根据冷却塔水流量匹配相应的冷却塔型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选型参数计算冷却塔水流量包括:
根据进出水温差和逼近温差计算第一中间变量;
根据第一中间变量和湿球温度计算第二中间变量;
根据第二中间变量计算冷却塔水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中间变量与进出水温差、逼近温差的函数关系为:M=f(ΔT,ΔTb),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量,ΔT为进出水温差,ΔTb为逼近温差;
第二中间变量与第一中间变量、湿球温度的函数关系为:q=f(Twet,M),其中,q为第二中间变量,Twet为湿球温度,M为第一中间变量;
冷却塔水流量与第二中间变量的函数关系为:Q=f(q),其中,Q为冷却塔水流量,q为第二中间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第一中间变量的公式如下:
M=a+b*ln(x1)+c*ln(x2)+d*ln(x1)^2+e*ln(x2)^2+f*ln(x1)*ln(x2)+g*ln(x1)^3+h*ln(x2)^3+i*ln(x1)*ln(x2)^2+j*ln(x1)^2*ln(x2)
其中,M为第一中间变量;x1为进出水温差;x2为逼近温差;a、b、c、d、e、f、g、h、i、j为拟合系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波何玉雪韩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