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振荡标线的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生活节奏的变快,人们的出行需求增加,拥堵成了城市道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短距离出行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性更高的非机动车。目前,一些非机动车道条件很好,但是非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选择在机动车道上违章行驶。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违章行驶一方面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外侧机动车道的通行效率。对于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违章行驶的现象,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管理办法,但效果不明显。振荡标线是一种对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产生声音与振动提醒的警告标线。它的外形呈凹凸型,基底加突起部分高度为5-7mm。振动标线具有抗污染、白度好、耐碱、耐久、耐磨性好、柔韧性好、耐候性强、振感强烈、雨夜照常反光和提示效果极佳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可达5-6年以上,且用途相对集中,总体投资不大。现有研究表明,铺设振荡标线对于减少事故发生,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性有重要意义。但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设计方法,采用对机动车通过性影响较小的圆弧状振荡标线铺设于机动车道上,对通过的非机动车产生振动影响,迫使其回到非机动车道,从而有效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违规行驶;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过程确定振荡标线尺寸及间距:/n1)每3条振荡标线为一组,分别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实验,分析振荡标线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影响;为了分析现有的机动车振荡标线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影响,对现有道路上机动车振荡标线也进行测试;/n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折线图,对比分析不同振荡标线设置方式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影响的大小;并进行加权加速度计算,根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设计方法,采用对机动车通过性影响较小的圆弧状振荡标线铺设于机动车道上,对通过的非机动车产生振动影响,迫使其回到非机动车道,从而有效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违规行驶;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过程确定振荡标线尺寸及间距:
1)每3条振荡标线为一组,分别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实验,分析振荡标线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影响;为了分析现有的机动车振荡标线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影响,对现有道路上机动车振荡标线也进行测试;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折线图,对比分析不同振荡标线设置方式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影响的大小;并进行加权加速度计算,根据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人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确定振荡标线高度在5mm到8mm之间;
3)为使车轮通过时产生标线高度的落差,提高振动效果,应使每条振动标线间距略大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长度;由于非机动车轮胎宽度较窄,振荡标线应横向连续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振动的加权加速度计算公式(1)进行加权加速度计算
(1)
式中:—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单位m/s2;、、,分别代表行车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的振动加速度;—加权轴系数,实验中取=1;、、,分别代表行车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的加权轴系数;
根据速度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取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m/s2:
然后,根据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人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确定组间振荡标线的高度和间距,当振荡标线高度取7mm,底面宽度设置取2cm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制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振荡标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振荡标线间的组间距计算过程如下: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增,陆海宇,张金金,钱锦华,兰景超,黄崧岳,李佳音,刘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