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锅炉管线保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锅炉使用年限的增加,锅炉出口弯头减薄问题日益严重,而注汽固定管线在日常使用中,也存在损耗问题。大多数弯头问题的发现是在锅炉正常检测期间,平时现场操作人员并不能及时发现此类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注汽锅炉都采用固定式硬性保温结构。在锅炉巡检时,需将固定保温结构拆掉才能检测,检测结束后需专业人员对管线保温结构进行重新安装,拆卸安装过程复杂,不利于现场人员及时掌握弯头及管线损坏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所述可拆卸式保温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及至少一个弯头保温装置,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之间、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与弯头保温装置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分瓣式直段弧形瓦、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直段管线外侧并紧密贴合直段管线设置;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设置于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的外部,用于将直段上保温层、直段下保温层固定在直段管线上;分瓣式直段弧形瓦分别设置于直段管线保温装置的两端,用于与其他直段管线保温装置或弯头保温装置连接;所述弯头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弯头弧形外罩、分瓣式弯头弧形瓦、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弯头外侧并紧密贴合弯头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及至少一个弯头保温装置,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之间、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与弯头保温装置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n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分瓣式直段弧形瓦、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直段管线外侧并紧密贴合直段管线设置;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设置于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的外部,用于将直段上保温层、直段下保温层固定在直段管线上;分瓣式直段弧形瓦分别设置于直段管线保温装置的两端,用于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之间或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与弯头保温装置之间连接;/n所述弯头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弯头弧形外罩、分瓣式弯头弧形瓦、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弯头外侧并紧密贴合弯头设置;分瓣式弯头弧形外罩设置于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的外部,用于将弯头上保温层、弯头下保温层固定在弯头上;分瓣式弯头弧形瓦分别设置于弯头保温装置的两端,用于连接直段管线保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及至少一个弯头保温装置,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之间、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与弯头保温装置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所述直段管线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分瓣式直段弧形瓦、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直段管线外侧并紧密贴合直段管线设置;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设置于直段上保温层及直段下保温层的外部,用于将直段上保温层、直段下保温层固定在直段管线上;分瓣式直段弧形瓦分别设置于直段管线保温装置的两端,用于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之间或直段管线保温装置与弯头保温装置之间连接;
所述弯头保温装置包括分瓣式弯头弧形外罩、分瓣式弯头弧形瓦、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配合覆盖于弯头外侧并紧密贴合弯头设置;分瓣式弯头弧形外罩设置于弯头上保温层及弯头下保温层的外部,用于将弯头上保温层、弯头下保温层固定在弯头上;分瓣式弯头弧形瓦分别设置于弯头保温装置的两端,用于连接直段管线保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上保温层包括直段保温上弧形部和直段保温上外延部,直段下保温层包括直段保温下弧形部和直段保温下外延部,当直段上保温层、直段下保温层配合设置于直线管段上时,直段保温上外延部与直段保温下外延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式直段弧形外罩包括直段上弧形外罩、直段下弧形外罩,所述直段上弧形外罩的弧形部两侧分别设置有L型外延防水板条,直段下弧形外罩的弧形部两侧分别设置有I型外延防水板条,所述L型外延防水板条与I型外延防水板条配合使用以将紧密贴合在一起的直段保温上外延部与直段保温下外延部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注汽锅炉直段管线及弯头的可拆装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直段管线保温装置时,所述直段上弧形外罩与直段上保温层全面接触配合,直段下弧形外罩与直段下保温层全面接触配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宏,项楠,盛晶晶,陈庆凯,孙强,朱海东,刘元超,曾庆寨,汪宁,程彦符,杜正全,李洪波,胡雪,张巍,班耀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