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水龙头一般只有单一的气泡水功能,而要想拥有带有漱口水功能的水龙头就必须购买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其更换成本高,如果有个装置直接安装在现有普通水龙头上就能够升级为带出漱口水功能水龙头,将会大大的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该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可连接在普通水龙头上直接升级为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且上面有个开关能够切换普通龙头模式和漱口水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进水口,内腔,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朝向为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朝向向下,所述进水口内壁设置与外部水源连接的外接螺纹;切换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当所述切换机构切换到漱口水模式时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设置进水口、内腔、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朝向为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朝向向下,所述进水口设置与外部水源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n切换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当所述切换机构切换到漱口水模式时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当所述切换机构切换到非漱口水模式时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进水口、内腔、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朝向为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朝向向下,所述进水口设置与外部水源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切换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当所述切换机构切换到漱口水模式时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当所述切换机构切换到非漱口水模式时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固定座为片状,设置上下贯通的过水孔A,所述过水孔A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
分水器,为片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平面并与所述本体密封配合,在漱口水模式和非漱口水模式之间运动,所述分水器上平面设置沉槽,和上下贯通的过水孔B,所述过水孔B与所述沉槽叠加;在漱口水模式下,所述沉槽与所述第一出水口重叠连通,所述分水器下平面将所述过水孔A封堵;在非漱口水模式下所述分水器上平面将所述第一出水口封堵,所述过水孔B与所述过水孔A连通;
拨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分水器上设置的卡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上出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密封垫A、弹簧A、密封垫B、弹簧B
所述分水器上平面设置沉孔,所述沉孔和所述沉槽不相互叠加,还设置一个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沉槽和所述沉孔;
所述密封垫A活动设置在所述沉孔上并顶靠在所述内腔内壁上随所述分水器运动;
所述弹簧A固定预紧设置在所述密封垫A和所述沉孔内;
所述密封垫B活动密封设置在所述过水孔B上并顶靠在所述固定座上随所述分水器运动,所述密封垫B中间设置通孔A;
所述弹簧B固定预紧设置在所述密封垫B和所述过水孔B内;
当所述分水器处于漱口水模式位置时,所述密封垫B与所述固定座上平面密封止水,水流经过路径为:进水口→沉槽→第一出水口;
当所述分水器处于非漱口水模式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全,尹艳梅,钟燕辉,廖胜细,游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