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阀和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151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阀和两用炉,流体输送阀包括:阀体组件,阀体组件设有阀腔,均与阀腔连通的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和第二输出通道;阀芯组件,阀芯组件设于阀腔内,阀芯组件包括相互叠合的固定片和活动片,固定片上设有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第一分流孔与第一输出通道相连通,第二分流孔与第二输出通道相连通,活动片可相对固定片转动,活动片上设有与输入通道连通的调节孔;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活动片驱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片转动,当活动片转动至预设位置时,调节孔能够同时与第一分流孔及第二分流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输送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实现双通道同时输送流体,使两用炉实现双功能同时运行。

Fluid transfer valve and dual purpos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输送阀和两用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阀和两用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两用炉的出水阀,其工作原理一般是通过同步电机带动凸轮机构动作,从而驱动阀杆带动活塞往下运动,达到变换流体走向的目的,往上运动时需要靠下方的弹簧复位机构进行复位。此类出水阀的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较差,且在两用炉的正常工况下,只能实现单通道输送流体,而无法实现双通道同时输送流体,从而导致两用炉无法实现双功能(例如采暖和卫浴)同时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流体输送阀,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可实现双通道同时输送流体,当其用作两用炉的出水阀时,可实现两用炉的双功能同时运行。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时要提供一种两用炉,其流体输送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可实现双通道同时输送流体,进而使两用炉实现双功能同时运行。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流体输送阀,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设有阀腔,以及均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输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组件(10),所述阀体组件(10)设有阀腔(101),以及均与所述阀腔(101)连通的输入通道(102)、第一输出通道(103)和第二输出通道(104);/n阀芯组件(20),所述阀芯组件(20)设于所述阀腔(101)内,所述阀芯组件(20)包括相互叠合的固定片(21)和活动片(22),所述固定片(21)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分流孔(211)和第二分流孔(212),所述第一分流孔(211)与所述第一输出通道(10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212)与所述第二输出通道(104)相连通,所述活动片(22)可相对所述固定片(21)转动,所述活动片(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输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组件(10),所述阀体组件(10)设有阀腔(101),以及均与所述阀腔(101)连通的输入通道(102)、第一输出通道(103)和第二输出通道(104);
阀芯组件(20),所述阀芯组件(20)设于所述阀腔(101)内,所述阀芯组件(20)包括相互叠合的固定片(21)和活动片(22),所述固定片(21)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分流孔(211)和第二分流孔(212),所述第一分流孔(211)与所述第一输出通道(10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212)与所述第二输出通道(104)相连通,所述活动片(22)可相对所述固定片(21)转动,所述活动片(22)上设有与所述输入通道(102)连通的调节孔(221);以及
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与所述活动片(2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片(22)转动,当所述活动片(2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调节孔(221)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分流孔(211)及所述第二分流孔(2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20)还包括支座(23),所述支座(23)固定于所述阀腔(101)内,所述支座(23)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231)和第二流道(232),所述固定片(21)固定于所述支座(23),所述第一分流孔(211)经由所述第一流道(231)与所述第一输出通道(10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212)经由所述第二流道(232)与所述第二输出通道(10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31)竖向延伸贯穿所述支座(23),所述第二流道(232)横向延伸贯穿所述支座(23),所述第一流道(231)于所述支座(23)的顶部形成有第一穿孔(233),所述支座(23)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流道(232)连通的第二穿孔(234),所述固定片(21)设于所述支座(23)的顶部,所述第一分流孔(211)与所述第一穿孔(233)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212)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陈军林照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