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恒湿的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蒸汽冷凝水的热回收系统只是将冷凝水搬运到某一水池中或者通过比例三通阀混水后进行利用,这些方法对能源的利用率不高,无法做到热源的无扰动切换及一直为热用户供给热能,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现有技术由于生产力的原因导致蒸汽的用量下降从而使得蒸汽冷凝水的回收量也下降,导致需要用到热水的地方用量不够,使所控区域温度异常,需要人为进行切换,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不但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一直为热用户供给热能且能够自动切换。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发生装置、热流体箱、第一蒸汽源冷凝水、第二蒸汽源及液泵,所述发生装置的出风口与恒温恒湿库连通,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换热盘管及第一喷头,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发生腔,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换热盘管位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发生装置、热流体箱(41)、第一蒸汽源冷凝水、第二蒸汽源及液泵(23),所述发生装置的出风口与恒温恒湿库(51)连通,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3)、换热盘管(14)及第一喷头(15),所述壳体(13)内限定出发生腔,所述第一喷头(15)和所述换热盘管(14)位于所述发生腔内,所述第一蒸汽源冷凝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22)和比例阀(26),所述压力开关(22)和所述比例阀(26)均与总线(81)电连接,所述压力开关(22)检测到信号时所述比例阀(26)开启,所述第一蒸汽源冷凝水与所述热流体箱(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发生装置、热流体箱(41)、第一蒸汽源冷凝水、第二蒸汽源及液泵(23),所述发生装置的出风口与恒温恒湿库(51)连通,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3)、换热盘管(14)及第一喷头(15),所述壳体(13)内限定出发生腔,所述第一喷头(15)和所述换热盘管(14)位于所述发生腔内,所述第一蒸汽源冷凝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22)和比例阀(26),所述压力开关(22)和所述比例阀(26)均与总线(81)电连接,所述压力开关(22)检测到信号时所述比例阀(26)开启,所述第一蒸汽源冷凝水与所述热流体箱(41)的出口的流体混合形成热流体,所述液泵(23)将所述热流体泵至所述换热盘管(14)的进口,所述液泵(23)和所述换热盘管(14)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总线(81)电连接的温度测量仪(24),所述温度测量仪(24)检测的所述热流体的温度与预设热流体温度的差值为热流体温度差值,所述换热盘管(14)的出口与所述热流体箱(41)连通,所述第二蒸汽源的出口端与所述热流体箱(41)连通且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总线(81)电连接的第一电动阀(31),所述第二蒸汽源的出口端还与所述第一喷头(15)连通且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总线(81)电连接的第二电动阀(32),所述比例阀(26)的开度及所述第一电动阀(31)的开度均与所述热流体温度差值反向相关;
回风装置,其进口端与所述恒温恒湿库(51)连通,所述回风装置的出口端分别与外部环境和所述发生装置连通;
温湿度传感器,其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2),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1)和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2)分别与所述总线(81)电连接,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1)设于所述送风装置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2)设于所述回风装置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2)检测的回风的温度与预设回风温度的差值为第一回风温度差值,所述比例阀(26)的开度及所述第一电动阀(31)的开度均与所述回风温度差值和所述热流体温度差值中的较小的一个反向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1)检测到送风的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文裕,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璟赫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