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干涉仪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55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基于F‑P干涉仪腔内增强型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激光光源1、光衰减系统2、激光扩束系统3、F‑P干涉仪4、PBS偏振分光棱镜5、显微物镜6和8、探测相机7和9、计算机10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微小物体的数字全息测量,可广泛用于各种物体内部的折射率三维显微成像领域。

Transmission type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phase micro imaging device based on F-P interfe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F-P干涉仪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F-P干涉仪腔内增强型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可用于光纤及细胞等各种微小物体内部的折射率三维显微成像,属于光学成像
(二)
技术介绍
显微光学成像,通常也称“光学显微成像”(OpticalMicroscopy)或“光学显微术”(LightMicroscopy),是指透过样品或从样品反射回来的可见光,通过一个或多个透镜后,能够得到微小样品的放大图像的技术。所得图像可以通过目镜直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用感光板或数字化图像探测器如电荷耦合器件(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进行记录,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显示和分析处理。采用明场照明方式的普通光学显微术通常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能对深色样品(透射型)或强反光样品(反射型)进行成像;二是光学衍射极限限制了该技术的最高分辨率约为200nm;三是离焦信息会降低图像对比度。基于样品中(外源或内源)荧光分子的激发和荧光发射的荧光显微术(FluorescenceMicroscopy),可以突破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P干涉仪腔内增强型的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激光光源1、光衰减系统2、激光扩束系统3、F-P干涉仪4、偏振分光棱镜(PBS)5、显微物镜6和8、探测相机7和9、计算机10组成。所述装置中,将待测微粒放入F-P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激光光源1发出的光经光衰减系统2衰减后,再由激光扩束系统3扩束,随后进入到F-P干涉仪4,光束在F-P干涉仪的腔内每反射一次,都有相应的透射光传至PBS偏振分光棱镜5中,经过多次反射后,PBS分光棱镜产生两束传播方向垂直且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光束,分别传至显微物镜6和8,由探测相机7和9分别接收信号后,将得到的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干涉仪腔内增强型的透射式正交偏振相位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激光光源1、光衰减系统2、激光扩束系统3、F-P干涉仪4、偏振分光棱镜(PBS)5、显微物镜6和8、探测相机7和9、计算机10组成。所述装置中,将待测微粒放入F-P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激光光源1发出的光经光衰减系统2衰减后,再由激光扩束系统3扩束,随后进入到F-P干涉仪4,光束在F-P干涉仪的腔内每反射一次,都有相应的透射光传至PBS偏振分光棱镜5中,经过多次反射后,PBS分光棱镜产生两束传播方向垂直且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光束,分别传至显微物镜6和8,由探测相机7和9分别接收信号后,将得到的信号传输至计算机10进行处理。计算机10将得到的两组信号做出对比,消除掉单张图像所存在的误差,得到理想的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立波李晟孟令知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