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5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49
为解决水库闸门结构中止水带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闸门和门槽;闸门出水侧的边缘设置有止水带;同时闸门出水侧还设置有导轮,且导轮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的厚度;所述门槽内设置有导轮槽,且导轮与导轮槽相对应。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止水带设置在闸门的侧面,利用水的压力让闸门与门槽贴合,防止漏水,同时在闸门侧面设置导轮,有效的在闸门上下过程中对止水带进行保护;解决了水库闸门结构中止水带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止水带设置在闸门侧面,其维修方便,降低了闸门结构的维修成本。

A kind of gate water sto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门止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卷扬式钢闸门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闸门是水工建筑物中常见的一种用于泄水、调洪、挡水的装置。常用的结构包括门槽和与门槽相配合的闸门;其中闸门和门槽均采用钢结构,闸门的两侧设置有滚轮,滚轮可沿闸门槽内滑动,通过升降闸门达到蓄水和放水的过程,常用结构还包括门体的门叶面板、梁系、横竖联结系或隔板等、启闭机、止水、导轮,以及外围的预埋件、轨道等,其最常见的形式有平面和弧形闸门。在蓄水阶段,为了提高闸门结构的密封性,防止水的泄漏,一般选择在闸门与门槽位于进水侧的配合面上设置止水带,通常设置在闸门侧面和闸门底面,其中止水带多采用P型橡胶止水带;对于设置在闸门进水侧面的止水带,由于橡胶的耐磨性较差,在闸门升降运动时止水带与门槽反复摩擦,导致止水带持续受损;另,对于设置在闸门底面的止水带,在泄水时受到极速水流的冲刷,也会导致止水持续受损,由此对于闸门结构的,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止水的耐久性和密封性,也导致其成为闸门结构中主要的检修对象,如此以来,也极大地影响了水闸的使用效率,提升了闸门的维护成本。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方便、实用性强和耐久性好的新型止水装置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水库闸门结构中止水带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在确保闸门结构密封性的同时,提高止水带的使用寿命,降低闸门结构的维修成本。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闸门和门槽;闸门出水侧的边缘设置有止水带;同时闸门出水侧还设置有导轮,且导轮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的厚度;所述门槽内设置有导轮槽,且导轮与导轮槽相对应。本申请在使用中,同样通过升降闸门,达到蓄水和防水的过程,其中闸门的升降方式可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8589666A所公开的“一种水利水电专用闸门提升装置”,因其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在本申请中,将止水带设置在闸门的出水侧边缘,其设置在闸门的侧面而非设置在闸门的底部,以此防止闸门开启时水流对止水带的冲击,提高止水带的寿命;通过在闸门出水侧设置导轮,其导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闸门上,例如,可预先在闸门的出水侧预先设置一个沉孔,其截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弧形,接着将导轮贯穿于导轮轴上,导轮绕导轮轴转动,然后将导轮轴的两端固定在沉孔内,让导轮一部分位于沉孔内,另一部分凸出于闸门出水侧;在本申请中导轮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的厚度,即导轮凸出闸门出水侧的高度大于止水带的厚度,当闸门在门槽内上升或下降时,导轮也沿着门槽下滑,但此时止水带与门槽并未接触,如此避免止水带在闸门上下升降过程中磨损,提高止水带的寿命;本申请门槽内设置有导轮槽,且导轮与导轮槽相对应,即导轮在门槽内侧面滑行的一侧设置有导轮槽,导轮槽凹陷于门槽内侧面,能够容纳导轮凸出于闸门侧的部分,实际运行中导轮在门槽内侧面滑行至导轮槽时,导轮与导轮槽配合此时闸门与门槽贴合,利用闸门进水侧水的压力让闸门与门槽紧密贴合,止水带发生形变,防止闸门漏水。具体应用中,导轮凸出闸门出水侧的高度H大于止水带厚度D4mm-6mm时,其密封效果较佳;若H相对于D过大时,其在泄水的过程中闸门两侧容易出现漏水,若导轮凸出闸门出水侧的高度H大于止水带厚度D相差不多或仅仅是高出0-3mm时,因门槽侧面和闸门侧面的加工误差,其止水带也有摩擦的风险;故H相对于D高出4mm-6mm时,其密封效果较好,特别是高出5mm时,密封效果最好;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止水带设置在闸门的侧面,利用水的压力让闸门与门槽贴合,防止漏水,同时在闸门侧面设置导轮,有效的在闸门上下过程中对止水带进行保护;解决了水库闸门结构中止水带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止水带设置在闸门侧面,其维修方便,降低了闸门结构的维修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闸门止水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附图2为本技术闸门第一视角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门槽第一视角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闸门第二视角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闸门第三视角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闸门第四视角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闸门止水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闸门止水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闸门止水结构另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示意图;图中:1闸门、101导轮、102第一斜导块、103凸起、2门槽、201导轮槽、202第二斜导块、3止水带、401进水侧、402出水侧、5凹槽、501第一底板、502第二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止水闸门1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闸门1和门槽2;所述闸门1出水侧402的边缘设置有止水带;同时闸门1出水侧402还设置有导轮101,且导轮101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的厚度;所述门槽2内设置有导轮槽201,且导轮101与导轮槽201相对应。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止水带3设置在闸门1的侧面,利用水的压力让闸门1与门槽2贴合,防止漏水,同时在闸门1侧面设置导轮101,有效的在闸门1上下过程中对止水带3进行保护;解决了水库闸门1结构中止水带3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止水带3设置在闸门1侧面,其维修方便,降低了闸门1结构的维修成本。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闸门1上下升降的平稳性,以及提高闸门1沿门槽2内侧面滑行的平稳性,本申请中导轮101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有导轮101在沿闸门1举升的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同样,门槽2内侧面的导轮槽201沿闸门1举升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4个导轮101,其中上面两个并列设置,下面两个并列设置,但4个导轮101均错开排布,便于闸门1上下滑行;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导轮101滑动,导轮槽201设置有圆弧过渡段,当闸门1下降时,导轮101沿过渡段进入导轮槽201内,当闸门1上升时,导轮101沿过渡段滑行例会导轮槽201;导轮101进入导轮槽201后,导轮槽201对导轮101也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其再次下滑,如此也是要求各个导轮101在沿闸门1举升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因之一;如此便于闸门1与门槽2的配合,提高闸门1结构的密封性。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闸门1结构的稳定性,在本申请中所述闸门1的出水侧402设置有凸起103,通过在闸门1上增加凸起103,以提高闸门1结构的整体强度,也提升了闸门1上下运动的稳定性;另,在本申请中,凸起103还可选择与闸门1不同的材质制成,凸起也可以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个凸起形状也可不同,例如截面呈圆柱、三角形、多边形的柱状体,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闸门(1)和门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出水侧的边缘设置有止水带(3);同时闸门(1)出水侧还设置有导轮(101),且导轮(101)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3)的厚度;所述门槽(2)内设置有导轮槽(201),且导轮(101)与导轮槽(201)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门止水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闸门(1)和门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出水侧的边缘设置有止水带(3);同时闸门(1)出水侧还设置有导轮(101),且导轮(101)的回转半径大于止水带(3)的厚度;所述门槽(2)内设置有导轮槽(201),且导轮(101)与导轮槽(20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101)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有导轮(101)在沿闸门(1)举升的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闸门止水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