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47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由吸入格栅、吐出格栅、蒸发器及风扇所构成,并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之后排出的室内机;由冷凝器、风扇及压缩机所构成,并冷凝制冷剂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的蒸发器和室外机的冷凝器,从而使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器中,还包括由安装在室外机的任意位置,吸入外部空气并发生氧气的氧气发生器;安装在室内机内,排出氧气的氧气排放器;将在氧气发生器产成的氧气移送到氧气排放器的氧气移送管组成的氧氧气发生装置,而且,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排放器各自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产生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给室内有效供应氧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最近,除了基本的空气调节功能之外,需要具备更多附加功能的空气调节器。比如,负离子发生装置的空气调节器已经开始普及。上述产生负离子的空气调节器工作时,会和冷气一同释放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目前,具备更多功能的空气调节器正在研发。此类开发倾向会随用户们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而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适应当前空气调节器发展的趋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能给室内有效供应氧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吸入格栅、吐出格栅、蒸发器及风扇所构成,并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之后排出的室内机;由冷凝器、风扇及压缩机所构成,并冷凝制冷剂的室外机;连接上述室内机的蒸发器和上述室外机的冷凝器,从而使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器中,还包括由安装在上述室外机的任意位置,吸入外部空气并发生氧气的氧气发生器;安装在上述室内机内,排出氧气的氧气排放器;将在上述氧气发生器产成的氧气移送到上述氧气排放器的氧气移送管组成的氧氧气发生装置,而且,上述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排放器各自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产生氧气。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有多个构成要素的产生氧气的驱动部;保护上述驱动部的外挂部组成。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包括为了加压及形成真空状态,强制循环空气的空气泵;连接在上述空气泵的出入口,选择性形成空气流路的第一及第二切换阀;连接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切换阀和连接、填充一定吸附剂的吸附塔;连接在上述吸附塔出口,安装在上述氧气输送管,只允许向排出方向流动的控制阀;相互连接上述空气泵入口、上述第一切换阀及上述吸附塔入口的第一流路;相互连接上述空气泵出口、上述第二切换阀及上述吸附塔入口的第二流路;从上述第一流路的第一切换阀分岐出来,并通到外部大气的第一空气管;从上述第二流路的第二切换阀分岐出来,通到外部大气的第二空气管。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第一空气管及第二空气管一同通往外部大气。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位于上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上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分开安装在上述室外机上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的外挂部固定在上述室外机上部,包含固定上述驱动部的支撑板和固定上述支撑板上,为了保护上述驱动部盖上的外壳。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外挂部的支撑板还具备一定大小的贯通孔,上述室外机上部也具备和上述支撑板贯通孔相应位置上贯通孔,通过上述贯通孔,上述驱动部的空气管为了吸入高温的空气安装在上述室外机内部压缩机周边。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在上述室外机上部一体形成。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的外挂部安装在上述室外机驱动部上部,具备固定和支撑上述氧气发生器驱动部的分离板,固定上述分离板,保护氧气发生器驱动部及其下部室外机驱动部的外罩。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外挂部的分离板还具备一定大小的贯通孔,为了让上述驱动部的空气管通过贯通孔吸入高温空气,安装在上述压缩机周边。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室外机位于上述压缩机表面或其周边,为了在上述压缩机周围更稳定地固定上述空气管而具备的固定附件。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输送管在连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制冷剂管中,和从室内机蒸发器回到室外机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相近排列。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排放器和上述氧气输送管相连,包含排放氧气的氧气排放部,上述氧气排放部根据吸入到室内机后排出的空气方向,安装在蒸发器的前方或后方。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排放器附在上述室外机外部面,和上述氧气输送管连接,包含显示氧气排出部状态的氧气发生显示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显示部包括一端和氧气输送管,另一端和氧气排出部相连,还包括上述相连的两端之间,形成氧气流路的机体;附在上述机体前方,能看到上述流路的透明窗;插入上述机体内,根据氧气流量浮游在流路内的浮球。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及连接上述两者的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器中,还包括由氧气发生器、氧气排放器及氧气移送管的氧氧气发生装置,其中,上述氧气发生器安装在上述室外机的任意位置,并包括空气压缩机、吸附塔、上述空气压缩机的入口及出口侧和吸附塔之间的通道、从上述通道分出来的空气管、设置于上述空气管分叉点的转换阀门并吸入外部空气并发生氧气的氧气发生器;上述氧气排放器安装在上述室内机内并排出氧气;上述氧气移送管将在上述氧气发生器产成的氧气移送到上述氧气排放器,而且,上述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排放器各自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产生氧气。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器安装在上述空气调节器室外机上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形成连接上述氧气发生器内部和上述室外机的内部的贯通孔,在上述室外机内部压缩机的表面或相临的位置上利用固定件,通过上述贯通孔吸入高温烘干的空气,把上述氧气发生器的空气管向上述室外机内部引出后把管道固定在固定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输送管在空气调节器的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制冷剂管中,排列在从室内机蒸发器回到室外机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管相临位置。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排放器包含和上述氧气输送管道连接,排放氧气的氧气排放部,上述氧气排放部根据吸入到室内机排出的空气方向,安装在蒸发器的前方或后方。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排放器附着在上述室外机外面,并包含与上述氧气输送管道连接,从而显示氧气排出状态的氧气发生显示部。前述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氧气发生显示部包括一端是氧气输送管,另一端和氧气排出部各自连接,上述连接的两端之间形成氧气流路的机体;附在上述机体前方,可以显示上述机体的流路的透明窗;插入上述机体的流路内,根据氧气流量浮游在流路内的浮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氧气发生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安装氧气发生器的实施例图。图4为图3所示氧气发生器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氧气发生器安装结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及图5所示实施例安装的氧气发生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氧气输送管排列的空气调节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氧气排放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室外机 20室内机100氧气发生器 110外挂部120驱动部 121空气泵122a,122b第一及第二切换阀123吸附塔124控制阀 125a,125b第一及第二流路126a,126b第一及第二空气管200氧气发生器210氧气排出部 220氧气发生显示部300氧气输送管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对同一构成使用统一名称和统一标号,对此的附加说明被省略。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为分离型,由压缩及凝缩制冷剂的室外机10及蒸发上述压缩的制冷剂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20构成。制冷剂管为了输送上述制冷剂而连接上述室外机10及室内机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还具备提供室内一定量的氧气的氧发生装置。上述室外机10包含凝缩上述制冷剂的凝缩机11、给上述凝缩机11送风的风扇12及压缩上述制冷剂,供应给上述凝缩机11的压缩机13、另外还包括膨胀及蒸发供应到上述室内机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吸入格栅、吐出格栅、蒸发器及风扇所构成,并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之后排出的室内机;由冷凝器、风扇及压缩机所构成,并冷凝制冷剂的室外机;连接上述室内机的蒸发器和上述室外机的冷凝器,从而使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器中,还包括由安装在上述室外机的任意位置,吸入外部空气并发生氧气的氧气发生器;安装在上述室内机内,排出氧气的氧气排放器;将在上述氧气发生器产成的氧气移送到上述氧气排放器的氧气移送管组成的氧氧气发生装置,而且,上述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排放器各自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镐懃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