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40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方形箱,所述第一方形箱上开设有两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轴承的内环焊接连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方形箱的内腔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干燥风机,按照对棉纺的厚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气缸活塞杆的上下运动控制第一滚轮和第二皮带的距离,干燥风机吹出热风对棉纺进行干燥处理,该装置在对棉纺的干燥的同时也能控制棉纺上料的厚度和平整度,不会出现进料口堵塞的现象;第二滚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操作员把棉纺通过通孔放到第二皮带上,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滚轮转动,第二滚轮的转动带动第二皮带向前转动,使棉纺的上料速度快,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A feeding device for cotton spinn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上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把棉纤维加工成为棉纱、棉线的纺纱工艺过程。这一工艺过程也适用于纺制棉型化纤纱、中长纤维纱以及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纱等。棉织物服用性能产好,价格低廉,且棉纺工序比较简单,所以在纺织工业中占首要地位。目前的棉纺在上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棉纺打结或厚度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棉纺甚至潮湿着进入后序流程,导致在上料的过程中出现进料斗堵塞的现象;在上料的过程中采用人工上料,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目前的棉纺在上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棉纺打结或厚度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棉纺甚至潮湿着进入后序流程,导致在上料的过程中出现进料斗堵塞的现象;在上料的过程中采用人工上料,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方形箱,所述第一方形箱上开设有两组通孔,所述第一方形箱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焊接连接有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方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箱(1)上开设有两组通孔(2),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末端焊接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设置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的内环上焊接连接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内腔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干燥风机(7),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内腔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方形箱(8),所述第二方形箱(8)上设置有两组第二轴承(9)和两组第三轴承(16),两组所述第二轴承(9)的内环上焊接连接有第二滚轮(10),所述第二滚轮(10)上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纺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方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箱(1)上开设有两组通孔(2),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末端焊接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设置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的内环上焊接连接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内腔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干燥风机(7),所述第一方形箱(1)的内腔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方形箱(8),所述第二方形箱(8)上设置有两组第二轴承(9)和两组第三轴承(16),两组所述第二轴承(9)的内环上焊接连接有第二滚轮(10),所述第二滚轮(10)上焊接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第二滚轮(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所述第二方形箱(8)的侧壁上焊接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上焊接连接有主动轮(15),所述主动轮(15)和从动轮(1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增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荣盛棉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