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312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具有:散热器;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输送至散热器;以及送风装置,其通过以沿第1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叶轮的旋转,将从朝向第1方向的一方的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从排气口向第2方向的一方送出。第1方向与设置压缩机的设置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第2方向与第1方向垂直。散热器配置在比送风装置靠第1方向的一方的位置。并且,压缩机配置在比散热器和送风装置靠第2方向的一方的位置。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于压缩型的冰箱等的冷却系统中,利用散热器对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散热。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96667号公报中,在冷冻冰箱的机械室中,在同一线上配置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压缩机。散热器设置在冷却风扇的上游侧。压缩机设置在冷却风扇的下游侧。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0-47835号公报中,压缩机和离心风扇配置在冰箱的机械室。冷凝器设置在机械室前方,通过管道与离心风扇的旋涡外壳连通。离心风扇将从冷凝器侧吸入的风吹送至压缩机。离心风扇的吸气方向和排气方向与压缩机的设置面平行。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66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47835号公报可是,若使机械室省空间化,则冰箱的收纳空间变得更宽。但是,在日本特开2013-9666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0-47835号公报中,为了使机械室省空间化,需要使风扇小型化。但是,因风扇的送风量降低,有可能导致散热器和压缩机的冷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会降低送风装置的送风量而使冷却系统省空间化。本专利技术例示的冷却系统具有:散热器;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输送至所述散热器;以及送风装置,其通过以沿第1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叶轮的旋转,将从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从排气口向第2方向的一方送出。所述第1方向与设置所述压缩机的设置面的法线方向平行。所述第2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位置,并且,所述压缩机配置在比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2方向的一方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会降低送风装置的送风量而能够使冷却系统省空间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第2方向另一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第1变形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第2变形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第3变形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6是从第2方向另一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第3变形例的冷却系统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00:冷却系统;1:散热器;11:制冷剂;2:压缩机;3:送风装置;31:叶轮;32:外壳;32a:吸气口;32b:排气口;4:壳体;41:收纳室;41a:第1内侧面;41b:第2内侧面;41c:第3内侧面;41d:第4内侧面;41e:第5内侧面;41f:第6内侧面;42:通气口;43:壁部;5:分隔部;51:面板;51a:开口;52:连接部件;RA:旋转轴线;Pa1、Pa2:假想的平面;D1:第1方向;D1a:第1方向一方;D1b:第1方向另一方;D2:第2方向;D2a:第2方向一方;D2b:第2方向另一方;D3:第3方向;D3a:第3方向一方;D3b:第3方向另一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冷却系统100中,将与作为后述的压缩机2的设置面的第4内侧面41d的法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第1方向D1”。另外,将与第1方向D1垂直的平面内的两个方向分别称为“第2方向D2”、“第3方向D3”。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以及第3方向D3相互垂直。将第1方向D1中的从后述的送风装置3的吸气口32a向后述的散热器1的朝向称为“第1方向一方D1a”,将从散热器1向送风装置3的吸气口32a的朝向称为“第1方向另一方D1b”。将第2方向D2中的从送风装置3向压缩机2的朝向称为“第2方向一方D2a”,将从压缩机2向送风装置3的朝向称为“第2方向另一方D2b”。将第3方向D3中的从散热器1向后述的收纳室41的第3内侧面41c的朝向称为“第3方向一方D3a”,将从散热器1向收纳室41的第2内侧面41b的朝向称为“第3方向另一方D3b”。另外,在送风装置3中,将与旋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靠近旋转轴线RA的朝向称为“内方”,将远离旋转轴线RA的朝向称为“外方”。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方位、线以及面中的任意一者与其他任意一者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不仅包含两者无论延长至何处均完全不相交的状态,也包含实质上平行的状态。另外,“垂直”和“正交”各自不仅包含两者相互以90度相交的状态,也包含实质上垂直的状态以及实质上正交的状态。即,“平行”、“垂直”以及“正交”分别包含在两者的位置关系中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程度的角度偏差的状态。另外,在方位、线以及面中的任意一者与其他任意一者相交,并且两者所成的角度不是90度的情况下,表达为两者以锐角相交。另外,该表达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不用多说,与两者以钝角相交为相同含义。<1.实施方式><1-1.冷却系统>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10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第2方向另一方D2b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100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虚线所示的假想的平面Pa1与第1方向D1和第3方向D3平行。另外,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构造,将壳体4透明地显示。另外,图2是朝向第2方向另一方D2b来观察冷却系统100的剖面。在图2中,第2方向D2上的散热器1与压缩机2之间被平面Pa1假想地切断。另外,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构造,用虚线表示压缩机2,将后述的分隔部5透明地显示。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100例如是搭载于冰箱等的冷却循环单元的一部分。但是,冷却系统100的用途不限于该例示。冷却系统100具有散热器1、压缩机2、送风装置3、壳体4以及分隔部5。散热器1将在该散热器1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11的热释放至周围的空气中,特别是释放至被送风装置3吸入的气流中。制冷剂11例如使用氟利昂代替品、异丁烷等。如上所述,冷却系统100具有散热器1。压缩机2对制冷剂11进行压缩并输送至散热器1。如上所述,冷却系统100具有压缩机2。送风装置3具有马达(省略图示)、叶轮31以及外壳32。马达对叶轮31进行旋转驱动。叶轮31具有能够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多个叶片(省略标号)。外壳32将马达和叶轮31收纳在内部。外壳32具有吸气口32a和排气口32b。吸气口32a设置在外壳32的第1方向D1的一侧面,朝向第1方向一方D1a。排气口32b设置在外壳32的径向侧面,朝向第2方向一方D2a。送风装置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离心风扇,但不限于该例示,也可以是压力比大于离心风扇的鼓风机。另外,该压力比是排气口32b能够排出的空气的最大压力相对于吸气口32a所吸入的空气的压力的比率。送风装置3通过以沿第1方向D1延伸的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叶轮31的旋转而将从朝向第1方向一方D1a的吸气口32a吸入的气流从排气口32b向第2方向一方D2a送出。如上所述,冷却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其中,/n该冷却系统具有:/n散热器;/n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输送至所述散热器;以及/n送风装置,其通过以沿第1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叶轮的旋转,将从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从排气口向第2方向的一方送出,/n所述第1方向与设置所述压缩机的设置面的法线方向平行,/n所述第2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n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位置,并且,所述压缩机配置在比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2方向的一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JP 2018-2041261.一种冷却系统,其中,
该冷却系统具有:
散热器;
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输送至所述散热器;以及
送风装置,其通过以沿第1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叶轮的旋转,将从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从排气口向第2方向的一方送出,
所述第1方向与设置所述压缩机的设置面的法线方向平行,
所述第2方向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
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位置,并且,所述压缩机配置在比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送风装置靠所述第2方向的一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1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送风装置的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之间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间隔为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宽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该冷却系统还具有:
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散热器、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送风装置的收纳室;以及
分隔部,其将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分隔,
所述分隔部具有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板状的面板,
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收纳室的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方的第1内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