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94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包括狭缝型布气管,狭缝型布气管的底端与供气管连通,狭缝型布气管的顶端封闭,且狭缝型布气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布气狭缝;导流伞型罩包括导流罩体和导流管,导流管与导流罩体的顶部连通,狭缝型布气管位于最底层的导流伞型罩的内侧;溢流伞型罩包括至少两层溢流伞型罩,溢流伞型罩包括溢流罩体,除位于最底层的导流罩体之外,其他导流罩体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溢流罩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据浅层曝气原理,设计独特,通过空气在导流伞形罩和溢流伞型罩内的碰撞,生成小气泡,增大气‑水界面;通过多次碰撞,强制小气泡多次生成、破碎,气‑水界面得以快速更新,因而氧利用效率高,充氧能力强。

An efficient aerato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hallow a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
技术介绍
曝气器是用来增加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的的氧含量的重要设备,通过曝气器向污水中送入大量的空气或氧气,使其产生气泡与污水进行氧交换。目前以气源作为动力的曝气装置一般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机或倒伞型曝气机,膜片式微孔曝气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膜片老化、破裂、堵塞等问题,导致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影响使用的稳定性。另外,当运行中水的深度较大时,上升的中微小气泡往往汇集成大气泡,反而降低了氧转换效率。而倒伞型曝气机浸没度比较低,不能适合深度较深的曝气池,需要通过电机通过多级减速机带动叶轮旋转,能耗较高,效率较低。浅层曝气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有关曝气吸氧作用的研究。空气鼓入水中后要经历气泡形成、上升和破碎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三个阶段内氧的转移速度以气泡形成时为最大,此时水的吸氧速度要比上升阶段时的吸氧速度大几倍。就是当气泡升到水面而破裂时水从气泡中所吸收的氧也比气泡上升过程中所吸收的氧量大。分析认为,在气泡形成的瞬间,氧转移率最高;由于气泡中的氧被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狭缝型布气管、导流伞型罩和溢流伞型罩,/n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底端与供气管连通,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顶端封闭,且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布气狭缝,用于对空气进行切割分散形成气泡;/n所述导流伞型罩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导流伞型罩,所述导流伞型罩包括导流罩体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体的顶部连通,所述狭缝型布气管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导流伞型罩的内侧;/n所述溢流伞型罩包括至少两层溢流伞型罩,所述溢流伞型罩包括溢流罩体,除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导流罩体之外,其他所述导流罩体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溢流罩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狭缝型布气管、导流伞型罩和溢流伞型罩,
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底端与供气管连通,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顶端封闭,且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布气狭缝,用于对空气进行切割分散形成气泡;
所述导流伞型罩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导流伞型罩,所述导流伞型罩包括导流罩体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体的顶部连通,所述狭缝型布气管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导流伞型罩的内侧;
所述溢流伞型罩包括至少两层溢流伞型罩,所述溢流伞型罩包括溢流罩体,除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导流罩体之外,其他所述导流罩体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溢流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罩体的半径小于所述导流罩体的内径,所述导流罩体包覆在所述溢流罩体的外侧,且所述导流罩体与所述溢流罩体之间具有供气泡流通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型布气管的侧壁上设有三个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狭缝型布气管与所述导流罩体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高效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体的底部边缘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螺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螺孔从而将多个所述导流罩体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曙光段成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问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