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5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0
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

A carbon based solid fuel chemical co production coupling low 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x混燃的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x混燃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低阶煤分级转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每年会产生数千万吨的半焦和气化飞灰。半焦是煤在中低温干馏下的产物,作为碳基固体燃料,具有灰分含量高和挥发分含量低等特点,导致其着火燃尽性能差且燃尽时NOx排放高。块状半焦可以作为化工产品收集,而粉状半焦难以在化工产业中利用,所以在锅炉中进行燃烧利用。气化飞灰是一种挥发分含量低但是含碳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所以也可以在锅炉中进行燃烧利用。但是二者着火稳燃困难,因此选择与烟煤进行掺烧。工业锅炉的燃煤量占我国总燃煤量约35%,其中链条炉由于其生产技术最为成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那么如何实现半焦、气化飞灰和烟煤在链条炉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煤高温热解生产焦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其主要成分为CH4和H2等可燃气体,因此焦炉煤气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以在锅炉中进行燃烧利用。但是在焦炭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焦炉煤气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x混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炼焦炉(1),静电除尘器(2),吸附装置(3),脱硫装置(4),换热器(5),焦炉煤气预热器(6),干馏炉(7),旋风分离器(8),磨煤机(9),第一管式预热器(10),第一储煤仓(11),第一风粉混合器(12),炉排(14),一次风风仓(15),前拱(16),后拱(17),二次风喷口(18),第一风力抛煤机(19),再燃气喷口(20),燃尽风喷口(21),空气预热器(22),稳压风仓(26),膜式空分机(27),风机(28),SCR装置(29),第二管式预热器(31),第二储煤仓(32),第二风粉混合器(33),第二风力抛煤机(34),锅炉本体(30),以及自下而上布置在锅炉本体(30)内的主燃区、还原区、再燃区和燃尽区;其中,
炉排(14)和一次风风仓(15)设置在锅炉本体(30)的炉膛入口处,SCR装置(29)和空气预热器(22)设置在锅炉本体(30)的尾气烟道内;二次风喷口(18)设置在锅炉本体(30)靠近还原区的前拱(16)处,第一风力抛煤机(19)和第二风力抛煤机(34)均设置在锅炉本体(30)靠近还原区的后拱(17)处,再燃气喷口(20)设置在锅炉本体(30)的再燃区处,燃尽风喷口(21)设置在锅炉本体(30)的燃尽区处;
空气依次经过稳压风仓(26)、膜式空分机(27)和风机(28)产生富氧一次风、贫氧二次风和纯氧燃尽风,富氧一次风和贫氧二次风经换热器(5)加热分别送入一次风风仓(15)和二次风喷口(18),纯氧燃尽风经空气预热器(22)加热后送入燃尽风喷口(21);
炼焦炉(1)生产焦炭过程中的干熄焦余热进行热量梯级利用,其氮气出口携带热量的氮气进入干馏炉(7)的氮气入口进行煤的中低温干馏,经过干馏炉(7)的氮气出口后,通过换热器(5)的氮气入口对富氧一次风、贫氧二次风进行预热,经过换热器(5)的氮气出口后,通过焦炉煤气预热器(6)的氮气入口对焦炉煤气进行预热,并最终通过焦炉煤气预热器(6)的氮气出口回到炼焦炉(1)的氮气入口;
炼焦炉(1)生产的焦炉煤气依次经过静电除尘器(2)、吸附装置(3)和脱硫装置(4)后分为再燃气和焦炉煤气,再燃气送入再燃气喷口(20),焦炉煤气分为两路,一部分作为化工产品被收集,另一部分经过焦炉煤气预热器(6)后再分为两路,分别经过第一风粉混合器(12)和第二风粉混合器(33)送入第一风力抛煤机(19)和第二风力抛煤机(34);
气化飞灰依次经过第一管式预热器(10)、第一储煤仓(11)、第一风粉混合器(12)后送入第一风力抛煤机(19);
干馏炉(7)生产的半焦经过旋风分离器(8)后分为块状半焦和粉状半焦,块状半焦作为化工产品回收,粉状半焦依次经过磨煤机(9)、第二管式预热器(31)、第二储煤仓(32)和第二风粉混合器(33)后送入第二风力抛煤机(34);
干馏炉(7)产生的半焦干熄焦余热经氮气携带分别经过第一管式预热器(10)和第二管式预热器(31)后回到干馏炉(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基固体燃料化工多联产耦合低NOx混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23),引风机(24),以及烟囱(25),锅炉本体(30)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除尘器(23)和引风机(24)后通过烟囱(25)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安王超伟王鹏乾杜勇博车得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