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34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加热煤气发生炉用模块组合式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环形加热煤气发生炉燃烧产生的尾气为介质的模块式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包括锅筒、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组成,本余热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立式π型烟道布置的自然循环次高温中压余热锅炉,利用580℃烟气产生次高温中压蒸汽,各受热面组件在工厂内模块化组装好出厂,工地仅需用连接管、膨胀节连接即可,具有高效传热、结构紧凑、工地安装快捷、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等特点。

A vertical HRSG with sub high temperature and medium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常规煤气发生炉余热锅炉多采用卧式单烟道或多烟道结构形式,受热面散装出厂,工地组装难度大,耗时长,占地面积大。传统煤气发生炉余热锅炉因烟气温度低等原因,多设计成微过热或饱和以下锅炉,热能转换效率低。故迫切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安装组装方便,维修保养方便,不易发生事故,能产次高温中压蒸汽的环形加热煤气发生炉用立式余热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煤气发生炉余热锅炉受热面组件安装周期长,安装工序复杂,热能利用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安装快捷的立式余热锅炉。提供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筒、过热器模块组、蒸发器模块组、省煤器模块组、空气预热器模块组、SCR模块组、连接烟道、喷水减温器、下降管、上升管和吹灰器;所述过热器模块组包括高温过热器模块组、低温过热器模块组,所述蒸发器模块组包括第一蒸发器模块组、第二蒸发器模块组、第三蒸发器模块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筒(1)、/n过热器模块组、蒸发器模块组、省煤器模块组(7)、空气预热器模块组(8)、SCR模块组(9)、连接烟道(13)、喷水减温器(14)、下降管(15)、上升管(16)和吹灰器(17);/n所述过热器模块组包括高温过热器模块组(2)、低温过热器模块组(3),/n所述蒸发器模块组包括第一蒸发器模块组(4)、第二蒸发器模块组(5)、第三蒸发器模块组(6);/n烟道呈π形布置,锅炉为π型烟道布置,高温过热器模块组(2)、低温过热器模块组(3)、第一蒸发器模块组(4)和SCR模块(9)从下往上依次布置在第一通道内,/n第二蒸发器模块组(5)、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筒(1)、
过热器模块组、蒸发器模块组、省煤器模块组(7)、空气预热器模块组(8)、SCR模块组(9)、连接烟道(13)、喷水减温器(14)、下降管(15)、上升管(16)和吹灰器(17);
所述过热器模块组包括高温过热器模块组(2)、低温过热器模块组(3),
所述蒸发器模块组包括第一蒸发器模块组(4)、第二蒸发器模块组(5)、第三蒸发器模块组(6);
烟道呈π形布置,锅炉为π型烟道布置,高温过热器模块组(2)、低温过热器模块组(3)、第一蒸发器模块组(4)和SCR模块(9)从下往上依次布置在第一通道内,
第二蒸发器模块组(5)、第三蒸发器Ⅲ模块组(6)、省煤器模块组(7)和空气预热器模块组(8)从上到下依次布置在第二通道内,
入口烟道(10)位于第一通道底部,出口烟道(12)位于第二通道底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顶部通过顶端连接烟道(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有模块式管箱之间均用金属膨胀节连接烟道(13)连接,管箱采用支座支承在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高温中压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是,锅筒一侧与上升管(16)上端连接,上升管(16)锅筒另一侧与下降管(15)上端连接,
上升管和下降管(15)的下端都连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祥孙晓光金龙王元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