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19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包括: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联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支撑座组件,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支撑座及上下活动地设于支撑座的活动腔中的传动块,传动块与驱动杆连接,从而使传动块能够在驱动杆的带动下移动,该传动块还具有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外端部分;传动机构,设于支撑座的活动腔中,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以及与驱动杆进行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各动力输出端同步作用于传动块的外端部分而驱使该传动块下移。由于传动块的受力点分布在外端部分,因而能够稳定下移,不会出现晃动或倾斜问题,这样该传动块作用在各支撑杆的顶端的压力一致,可实现各支撑杆的同步解锁动作。

A suppor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
技术介绍
射击、摄影、监测器材等装备常常需要支撑架装置提供辅助支撑以便能更好地工作。如申请号为CN201620036517.0(授权公告号为:CN2052787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射击、摄影、监测器材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支撑头部组件、手柄组件、固定座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有扳机,扳机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铝杆,第一铝杆上可以套设有弹簧,且第一铝杆可以穿设过手柄主体的底部并位于固定件的卡槽内。支撑杆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可以连接有传输块、支撑头和支撑杆,传输块设置在固定座组件的座体内,传输块顶端与第一铝杆的底端连接,传输块的底部通过弯月形部件及转子作用于支撑杆。支撑杆能够进行长度调节,具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有套设的第二铝杆、内管和外管,其中,内管中设有用于将内管及外管进行锁定及解锁动作的双向锁紧部件。扳机能够控制双向锁紧部件的开闭,从而可以将支撑杆固定在所需高度。具体是,当按压扳机后,作用力能够传递至第一铝杆,驱动传输块以及弯月形部件下移,进而通过转子作用至第二铝杆,最终传递至双向锁紧器部件,从而能够牢固地锁住支撑杆位于所需高度。其中,双向锁紧部件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1610035406.2(授权公告号为CN10548510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上述专利中的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当支撑装置配置有多个支撑杆时,传输块上对应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压臂,当传输块下移时,是通过传输块的各压臂作用于相应的支撑杆,从而控制各支撑杆上的双向锁紧器部件的解锁。在上述专利中,第一铝杆的底部是直接连接在传输块的中心位置,而当传输块下移时,容易出现传输块的各压臂绕中心位置上下摆动情况,即传输块的各压臂会出现其中一个偏低,另一个偏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传输块的各压臂作用在各支撑杆的第二铝杆上的压力不一致,使得各支撑杆的双向锁紧器部件不能进行同步解锁动作,甚至会出现个别支撑杆不能够进行有效解锁的问题。故,现有的支撑架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实现各支撑杆同步解锁的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包括: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联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支撑座组件,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支撑座及上下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的活动腔中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的驱动杆连接,从而是所述传动块能够在驱动杆的带动下移动,该传动块还具有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外端部分;支撑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块连接的支撑杆;还包括: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座的活动腔中,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以及与所述驱动杆进行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各所述动力输出端同步作用于所述传动块的外端部分而驱使该传动块下移。上述传动机构可以选择为连杆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或两者结合的传动机构等现有技术,只要能将驱动杆的作用力传送到传动块的外端部分而使传动块稳定下移即可,为了简化传动机构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且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杆,绕所述驱动杆的轴线间隔布置在驱动杆的周侧,各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驱动杆上,从而构成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传动块的外端部分,从而构成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多个限位销,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上,并与各所述传动杆相对应,且穿设在对应开设在各传动杆上的转轴孔中,从而使各传动杆的第二端绕对应限位销的轴线上下转动。当用户按动手柄而使驱动杆向上移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多个传动杆绕与之对应的限位销进行转动,具体是将多个传动杆的第一端向上抬起,从而使各传动杆的第二端同步且均匀地下压在传动块的外端部分上,从而驱动传动块稳定下移。为了方便地将相应的传动块、传动杆装配在支撑座中,使得支撑架的支撑座组件的结构更加小巧、紧凑,所述传动块具有至少两个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压臂,各所述压臂构成所述传动块的外端部分,各所述压臂与各所述传动杆一一对应,所述支撑座的活动腔包括自支撑座中部向支撑座的外壁贯穿形成的多个活动槽,各所述压臂以及各传动杆对应配置在对应的活动槽中。可以想到的是,传动块的外端部分并不局限于采用上述相互独立的多个压臂结构形式,传动块的外端部分也可以采用具有在周向上具有完整周沿的盘体结构。作为改进,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杆的第二端与传动块的表面之间相对平滑移动,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使作用力顺利地从传动杆的第一端顺利地传送至第二端。作为改进,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到转轴孔的距离小于第一端到转轴孔的距离。传动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以限位销为支点形成一杠杆结构,由于传动杆上对应于第一端的力矩大于传动杆上对应于第二端的力矩,用户在通过手柄带动驱动杆移动时仅需要相对较小的力便能驱动传动块下移,从而对支撑杆进行解锁,十分方便省力。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支撑架装置可以为单支撑杆结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一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顶部抵接在所述传动块的底部。为了方便对两个支撑杆的顶端或者多个支撑杆的顶端进行施压,所述传动块为中部向下凸出的盘体结构,各压臂的底面为自传动块的中部向外端部分方向延伸的内凹曲面,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分别对应抵接在所述传动块的各压臂的内凹曲面上。为了使传动块在下移过程中将下压力有效地传送到各支撑杆的顶部,且避免各支撑杆的顶部与对应的压臂的底面直接接触,各所述活动槽中均设有与所述传动块的内凹曲面相适配的弧形片体,所述弧形片体上邻近传动块的中部位置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座上,所述弧形片体上邻近传动块的边沿位置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压臂的底面上,所述弧形片体具有内凹部,该内凹部中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滚动配合的转子。当传动块在下移时,传动块能够通过下压弧形片体的第二端使弧形片体的整体相对第一端向下偏转,弧形片体在向下偏转时下压转子,从而驱动支撑杆的顶端使对应设置在支撑杆中的双向锁紧器部件进行解锁,实现支撑杆长度的调节。其中,转子能够相对弧形片体的内凹部的壁面滚动,降低了弧形片体与支撑杆的顶端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传动块、弧形片体以及支撑杆的顶端之间的传动过程更加灵活稳定。在传动块下移过程中,为了使传动块与弧形片体之间传动过程更加稳定,所述传动块的内凹曲面为柱面,所述弧形片体的第二端为与上述柱面相匹配的圆柱体。由于传动块的内凹曲面与弧形片体的圆柱体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传动块与弧形片体在接触时不会发生相对晃动,因而两者之间的传动过程更加稳定。为了在支撑杆的高度调节完成后,使驱动杆能够自动向下复位,从而使传动块能够上移解除对支撑杆顶端的下压状态,从而进一步实现支撑杆的锁定,所述驱动杆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包括:/n手柄组件(10),包括手柄(11)以及与所述手柄(11)联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12);/n支撑座组件(20),包括具有活动腔(21)的支撑座(22)及上下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活动腔(21)中的传动块(23),所述传动块(23)与所述的驱动杆(12)连接,从而使所述传动块(23)能够在驱动杆(12)的带动下移动,该传动块(23)还具有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外端部分;/n支撑杆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块(23)连接的支撑杆(31);/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传动机构(40),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活动腔(21)中,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以及与所述驱动杆(12)进行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各所述动力输出端同步作用于所述传动块(23)的外端部分而驱使该传动块(23)下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包括:
手柄组件(10),包括手柄(11)以及与所述手柄(11)联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12);
支撑座组件(20),包括具有活动腔(21)的支撑座(22)及上下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活动腔(21)中的传动块(23),所述传动块(23)与所述的驱动杆(12)连接,从而使所述传动块(23)能够在驱动杆(12)的带动下移动,该传动块(23)还具有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外端部分;
支撑杆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块(23)连接的支撑杆(3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机构(40),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活动腔(21)中,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以及与所述驱动杆(12)进行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各所述动力输出端同步作用于所述传动块(23)的外端部分而驱使该传动块(23)下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
多个传动杆(41),绕所述驱动杆(12)的轴线间隔布置在驱动杆(12)的周侧,各所述传动杆(41)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驱动杆(12)上,从而构成所述传动机构(40)的动力输入端,各所述传动杆(41)的第二端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传动块(23)的外端部分,从而构成所述传动机构(40)的动力输出端;
多个限位销(4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22)上,并与各所述传动杆(41)相对应,且穿设在对应开设在各传动杆(41)上的转轴孔(410)中,从而使各传动杆(41)的第二端绕对应限位销(42)的轴线上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23)具有至少两个自中部向外延伸的压臂(231),各所述压臂(231)构成所述传动块(23)的外端部分,各所述压臂(231)与各所述传动杆(41)一一对应,所述支撑座(22)的活动腔(21)包括自支撑座(22)中部向支撑座(22)的外壁贯穿形成的多个活动槽(210),各所述压臂(231)以及各传动杆(41)对应配置在对应的活动槽(210)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东鑫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