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4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廉价的结构防止结露水流出的空气调节器。本空气调节器,具备:热交换器(13);向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12);面对热交换器(13)设置在前面一侧的隔板(6);与隔板(6)隔着空间部配置于前面的前面板(5);以及在热交换器的下部接收冷凝水的露水槽(15),做成隔板(6)的下部进入到露水槽(15)的内侧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将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15)而不会使其流到空气调节器内部,能够废除或简化隔板(6)的防结露绝热部件。由此,能够实现削减防结露设计或结露测试费用、绝热部件费用及装配工时,能够提供廉价的空气调节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能够废除或简化防结露绝热部件的隔板的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例如立式空气调节器,一般是下侧为吸入口、正面上侧为送风口的结构,热交换器位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中央部位。在这种空气调节器中,为了防止在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到达送风口之前混入未经热交换的空气,在热交换器和送风口之间作为风洞的一部分具备隔板。致冷运行时隔板被冷却,在隔板前面发生结露。于是,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隔板的一侧或两侧粘贴防结露绝热部件等而防止致冷运行时在隔板上发生结露。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大概结构的侧视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6049号公报)。在图3中,通过马达11的转动,送风机12转动,室内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并吹送到热交换器13上,经热交换后从送风口3送出。这里,若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致冷运行,隔板6虽由经热交换后的空气冷却,但由于隔板6前侧的空气是未被热交换的空气即为高温高湿的空气,因此,在隔板6的前面结露。于是,在专利文献1中,致冷时,附着在热交换器13上的冷凝水集中到设于热交换器13下部的露水槽15内并向室外排出。另一方面,隔板6的下端部设置于露水槽15的前方外侧,为了防止致冷时在隔板6上发生结露,在隔板6前面粘贴有防结露绝热部件9。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隔板6的下端部设置于露水槽15的前侧,固然有防结露绝热部件9,也存在附着在隔板6的前面的结露水不进入露水槽15内而通过空气调节器主体1的内侧流出的危险。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结露水的流出,有必要防止隔板上结露,由于通过在隔板上粘贴较大的防结露绝热部件等来应付,因此,需要防结露设计、结露测试费用及绝热部件费用,还有,由于增加装配工时,因此,空气调节器的价格昂贵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废除或简化空气调节器中的隔板的防结露绝热部件也能够防止结露水的流出,且削减了防结露设计或其测试费用、绝热部件费用及装配工时的廉价的空气调节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下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为,具备热交换器;向上述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面对上述热交换器设置的隔板;以及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下部接收冷凝水的露水槽,其特征是,上述隔板配置成其下部进入上述露水槽的内侧,上述露水槽既接收附着在上述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水又接收产生在上述隔板上的结露水。另外,在空气调节器中,做成在上述隔板上设有用于将上述隔板上所产生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露水槽内的溜槽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附着在隔板上的结露水可靠地引导到露水槽内,能够废除或简化隔板的防结露绝热部件。由此,能够实现削减防结露设计或结露测试费用、绝热部件费用及装配工时,能够提供廉价的空气调节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及其配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隔板的结构例子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大概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及其配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隔板的结构例子的正视图。在图1和图2中,标号1为空气调节器主体、2为吸入口、3为送风口、5为前面板、6为隔板、6a、6b、6c为溜槽、10为壳体、11为马达、12为送风机、13为热交换器、15为露水槽。图1中,隔板6是隔断由热交换器13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和前面板5一侧的未经热交换的空气的隔板,用螺钉固定在空气调节器主体1的侧面箱体上(作为固定的一例)。还有,露水槽15,作为一例用螺钉固定在空气调节器主体1的侧面箱体上,使由结露槽15接到的结露水通过设置于槽底部上的排水管,由软管向室外排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做成隔板6的下端部进入到露水槽15的前方内侧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将附着在隔板6上的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15内,从而防止结露水流到空气调节器主体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不必在隔板6上设置防结露绝热部件,也不必设置充分防止结露的绝热部件。因此,能够废除或简化对隔板装防结露绝热部件。其次,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隔板的结构例子。本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是在隔板6前面设置溜槽6a、6b、6c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控制附着在隔板6上的结露水流下的速度,可防止流到露水槽内15内的水溅起来飞到露水槽15的外部,能够可靠地将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15内。这样,通过防止结露水流出,从而能够废除或简化隔板6的防结露绝热部件。图2中,溜槽6a倾斜地设置于隔板6的前面一侧以控制结露水的流下速度,溜槽6c用于阻挡来自溜槽6a的结露水并将其引导到露水槽15。溜槽6b用于阻挡沿隔板6的侧边部流下来的结露水并将其引导到露水槽1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通过做成隔板的下端部进入到露水槽中的结构,并可靠地将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内,能够防止结露水流出。还有,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多个溜槽,从而通过控制附着在隔板上侧的结露水流下的速度,防止流到露水槽内的水溅起来飞到露水槽之外,并可靠地将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内,能够防止结露水流出。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调节器,具备热交换器;向上述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面对上述热交换器设置的隔板;以及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下部接收冷凝水的露水槽,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配置成其下部进入上述露水槽的内侧,上述露水槽既接收附着在上述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水又接收产生在上述隔板上的结露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隔板上设有用于将上述隔板上所产生的结露水引导到上述露水槽内的溜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隔板上不设置防结露绝热部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廉价的结构防止结露水流出的空气调节器。本空气调节器,具备热交换器(13);向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12);面对热交换器(13)设置在前面一侧的隔板(6);与隔板(6)隔着空间部配置于前面的前面板(5);以及在热交换器的下部接收冷凝水的露水槽(15),做成隔板(6)的下部进入到露水槽(15)的内侧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将结露水引导到露水槽(15)而不会使其流到空气调节器内部,能够废除或简化隔板(6)的防结露绝热部件。由此,能够实现削减防结露设计或结露测试费用、绝热部件费用及装配工时,能够提供廉价的空气调节器。文档编号F24F13/22GK1928443SQ200610151430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关根隆一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具备:热交换器;向上述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面对上述热交换器设置的隔板;以及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下部接收冷凝水的露水槽,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配置成其下部进入上述露水槽的内侧,上述露水槽既接收附着在上述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水又接收产生在上述隔板上的结露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根隆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