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08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15
提供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防溢罩设置在输送带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延伸,使得防溢罩和输送带间形成密封腔;落料管连接在防溢罩的落料口上,降压仓设置在防溢罩上,挡尘帘安装在防溢罩内部;另外在防溢罩上设置一次回流管和二次回流管,一次出风口、二次进风口和二次出风口均分别设置在防溢罩不同的两道挡尘帘间,还设有驱动挡尘帘动作的中间机构,以调节挡尘帘距离输送带的距离以及挡尘帘与输送带的角度,从而可灵活调节对诱导风的引导,提高降尘效率,此外,第一万向球、承接杆和牵引杆的可拆卸设置可方便挡尘帘的更换。

A micro power dust control device for coal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固体物料(例如煤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污染严重影响工作场所和周围的环境,通常采用降尘装置对输送物料产生的粉尘进行降尘。现有皮带输送装置上的降尘装置通常是在皮带输送机上设置防尘罩、防尘罩内部增设挡尘帘,在输送过程中或出口处增加喷淋装置利用水雾降尘等方式降低粉尘污染。具体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103056141B中公开的一种输煤皮带机降尘装置,在上述防尘罩、挡尘帘和水雾除尘结合下,又在输煤皮带下方设置耐磨滑板,由于耐磨滑板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耐磨滑板本身厚度变薄,容易划破输煤皮带,引起停产事故,现有的整体式托板或将输煤皮带包裹的整体托板,检修不便并且非常容易引发事故,该方案采用的分段式外置的耐磨滑板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日程维护中观察其磨损状况,避免耐磨滑板磨损后对输煤皮带造成损害,引起停产事故,且分段式的托板便于单独更换被磨损后的耐磨滑板,维护成本低廉。由于固体落料形成较强诱导风,空气冲击波和皮带牵引风风流,实践中证明调节挡尘帘与输送带的间隙和角度是引导诱导风,降低空气冲击波和皮带牵引风流的有效措施,现有降尘装置中的挡尘帘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依据实际落料诱导风量灵活调节开度和角度,从而造成防溢罩内诱导风引导不畅,降尘效率无法提升;此外,挡尘帘长时间运行,其表面常常聚集大量积灰,因此,长时间运行后,需要对挡尘帘进行更换清灰,而现有挡尘帘存在更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尘帘可灵活调节、更换、降尘效率高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包含输送带、防溢罩、落料管、降压仓和至少五道挡尘帘,所述防溢罩设置在输送带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延伸,使得防溢罩和输送带间形成密封腔;所述落料管连接在防溢罩的落料口上,降压仓设置在防溢罩上,所述的至少五道挡尘帘安装在防溢罩内部;还包含,一次回流管和二次回流管,其中一次回流管的一次进风口与落料管连通,一次出风口与防溢罩连通,二次回流管的二次进风口和二次出风口均分别与防溢罩连通,且一次出风口、二次进风口和二次出风口均分别设置在防溢罩不同的两道挡尘帘间;驱动挡尘帘动作的中间机构,其包含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横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万向球和第二万向球;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外螺纹相反,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设置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其中第一移动件螺合在第一丝杠上,第二移动件螺合在第二丝杠上,所述横杆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间;所述第一万向球设置在挡尘帘上,所述横杆上设有承接杆,第一万向球和承接杆间通过牵引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上均设有承载槽,第二万向球可契合在所述承载槽中,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在第二万向球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挡尘帘上。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挡尘帘设有5~10道,其中防溢罩的前后端至少各设置一道。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挡尘帘间设有喷淋装置。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第一万向球和承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牵引杆上设有内螺纹,牵引杆分别与第一万向球和承接杆相螺合。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落料管进料端设有挡板,挡板底部与落料管间设有弹性件。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承载槽截面呈弧形,第二万向球契合在承载槽中可沿承载槽直线动作。进一步,上述的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所述挡尘帘由防溢裙板构成。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溢罩与输送带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避免粉尘由两侧及头尾部逸出,落料管落料时混入大量空气后受到各挡尘帘的阻挡在防溢罩内形成局部高压,利用内外空气压力差,粉尘气体由降压仓内的过滤部件透出,而粉尘在降压仓内落到输送带上,依据落料形成的诱导风强度和方向,可通过驱动中间机构调节各挡尘帘距离输送带的距离以及与输送带间形成的角度,从而快速引导诱导风,该些诱导风通过一次回流管和二次回流管可快速进入防溢罩内不同的两挡尘帘间,从而可快速降低诱导空气冲击波,提高该装置的降尘效率;此外,需要更换挡尘帘时,只需启动动力机构驱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转动,从而将挡尘帘带出防溢罩,再将连接挡尘帘上的第一万向球与横杆上的承接杆的牵引杆拆卸,然后再更换上新的挡尘帘,方便挡尘帘的更换,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间机构连接挡尘帘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3为中间机构连接挡尘帘的第二视角立体图;图4为中间机构连接挡尘帘的主视图;图5为承载槽的立体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输送带1、防溢罩2、落料口2a、密封腔1-2、落料管3、挡尘帘4、喷淋装置5、一次回流管6、一次进风口60、一次出风口61、二次回流管7、二次进风口70、二次出风口71、第一丝杠8、第二丝杠9、第一移动件10、第二移动件11、承载槽101、横杆12、承接杆120、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万向球15、第二万向球16、牵引杆17、降压仓18、挡板19、弹性件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图5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主要由输送带1、防溢罩2、落料管3、降压仓18和至少五道挡尘帘4组成,其中防溢罩2设置在输送带1上方沿输送方向延伸,使得防溢罩2和输送带1间形成密封腔1-2;落料管3连接在防溢罩2的落料口2a上,降压仓18设置在防溢罩2上,所述的至少五道挡尘帘4安装在防溢罩2内部;还包含,一次回流管6和二次回流管7,其中一次回流管6的一次进风口60与落料管3连通,一次出风口61与防溢罩2连通,二次回流管7的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与防溢罩2连通,且一次出风口61、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设置在防溢罩2不同的两道挡尘帘4间;驱动挡尘帘4动作的中间机构,其包含第一丝杠8、第二丝杠9、第一移动件10、第二移动件11、横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万向球15和第二万向球16;其中第一丝杠8和第二丝杠9的外螺纹相反,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设置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其中第一移动件10螺合在第一丝杠8上,第二移动件11螺合在第二丝杠9上,横杆12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间;第一万向球15设置在挡尘帘4上,横杆12上设有承接杆120,第一万向球15和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包含输送带(1)、防溢罩(2)、落料管(3)、降压仓(18)和至少五道挡尘帘(4),所述防溢罩(2)设置在输送带(1)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延伸,使得防溢罩(2)和输送带(1)间形成密封腔(1-2);所述落料管(3)连接在防溢罩(2)的落料口(2a)上,降压仓(18)设置在防溢罩(2)上,所述的至少五道挡尘帘(4)安装在防溢罩(2)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n一次回流管(6)和二次回流管(7),其中一次回流管(6)的一次进风口(60)与落料管(3)连通,一次出风口(61)与防溢罩(2)连通,二次回流管(7)的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与防溢罩(2)连通,且一次出风口(61)、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连通在防溢罩(2)不同的两道挡尘帘(4)间;/n驱动挡尘帘(4)动作的中间机构,其包含第一丝杠(8)、第二丝杠(9)、第一移动件(10)、第二移动件(11)、横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万向球(15)和第二万向球(16);所述第一丝杠(8)和第二丝杠(9)的外螺纹相反,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设置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其中第一移动件(10)螺合在第一丝杠(8)上,第二移动件(11)螺合在第二丝杠(9)上,所述横杆(12)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间;/n所述第一万向球(15)设置在挡尘帘(4)上,所述横杆(12)上设有承接杆(120),第一万向球(15)和承接杆(120)间通过牵引杆(17)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上均设有承载槽(101),第二万向球(16)可契合在所述承载槽(101)中,所述第一连杆(13)一端固定在第二万向球(16)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固定在挡尘帘(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包含输送带(1)、防溢罩(2)、落料管(3)、降压仓(18)和至少五道挡尘帘(4),所述防溢罩(2)设置在输送带(1)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延伸,使得防溢罩(2)和输送带(1)间形成密封腔(1-2);所述落料管(3)连接在防溢罩(2)的落料口(2a)上,降压仓(18)设置在防溢罩(2)上,所述的至少五道挡尘帘(4)安装在防溢罩(2)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次回流管(6)和二次回流管(7),其中一次回流管(6)的一次进风口(60)与落料管(3)连通,一次出风口(61)与防溢罩(2)连通,二次回流管(7)的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与防溢罩(2)连通,且一次出风口(61)、二次进风口(70)和二次出风口(71)均分别连通在防溢罩(2)不同的两道挡尘帘(4)间;
驱动挡尘帘(4)动作的中间机构,其包含第一丝杠(8)、第二丝杠(9)、第一移动件(10)、第二移动件(11)、横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万向球(15)和第二万向球(16);所述第一丝杠(8)和第二丝杠(9)的外螺纹相反,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设置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其中第一移动件(10)螺合在第一丝杠(8)上,第二移动件(11)螺合在第二丝杠(9)上,所述横杆(12)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0)和第二移动件(11)间;
所述第一万向球(15)设置在挡尘帘(4)上,所述横杆(12)上设有承接杆(120),第一万向球(15)和承接杆(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久高晓刚朱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