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03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属于干混砂浆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干混砂浆离析的卸料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干混砂浆的卸料口下方设置有移动卸料槽,卸料口的出口端与移动卸料槽的内槽底相贴合,移动卸料槽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卸料槽的移动驱动部件,移动卸料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将移动卸料槽压紧在驱动齿轮上压轮,移动卸料槽的出料端固定有三个导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卸料槽使下落物料在接料箱内来回移动,并且导流口将出料端口分为三个出料口,多堆堆积的方式更有效的防止离析的产生。

A discharging device for dry mixed mort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干混砂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干混砂浆产品为干粉状,干混砂浆是由比重不同的砂子、水泥、粉煤灰和多种外加剂通过高速混合机进行物理性均匀混和而成。干混砂浆在生产完成后需要从搅拌装置中下料至装料装置中进行运输,由于干混砂浆是散体粉状和颗粒状材料的混合物,由于粉状物料和颗粒状物料的休止角不同,当干混砂浆在堆积过程中自然形成锥体状,粉体随锥体自然往上堆积,而砂石等颗粒状物料从四周自然往下滑落,导致粉体和颗粒物的二次分离,这种现象就是干混砂浆的“离析”现象,干混砂浆的离析现象严重影响了干混砂浆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干混砂浆进行均匀排料,并减少落料差,防止干混砂浆离析的卸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混砂浆防离析卸料装置,包括:移动卸料槽、托架和驱动部件,干混砂浆的卸料口下方设置有所述移动卸料槽,所述卸料口的出口端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内槽底相贴合,所述移动卸料槽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托架,所述托架的两端与所述卸料口相固定,所述移动卸料槽可相对于所述托架和所述卸料口在移动卸料槽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卸料槽的下方还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升降驱动部件、支撑架、驱动齿轮、压轮、压轮架、啮合齿和电机,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外底部固定有所述啮合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啮合齿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固定有所述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压轮,所述压轮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内壁滚动,所述压轮与所述压轮架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压轮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压轮用于将所述移动卸料槽压紧在所述驱动齿轮上;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出料端固定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包括右侧导流口、中间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并排设置的所述右侧导流口、中间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出料端口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侧部下方,且所述右侧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的出料流向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物料流向相反,所述中间导流口的出料口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物料流向相同。所述右侧导流口、中间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的横截面宽度的总和占接料箱宽度的3/4。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托轮,所述托轮套接于所述托架上,所述托轮可相对于所述托架转动,所述托轮为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移动卸料槽底部的啮合齿相啮合。所述压轮与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内壁相垂直。所述移动卸料槽与所述啮合齿一体成型。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液压缸。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液压缸底部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钉配合用于固定所述基座与所述卸料口的相对位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架相固定。所述移动卸料槽的出料端位于装料装置的接料箱内,驱动齿轮带动移动卸料槽在接料箱内来回移动,物料呈一排落至接料箱内。使用方法:在卸料口开始卸料时,打开电机,驱动齿轮开始转动,移动卸料槽在其延伸方向上来回移动,卸料口的物料进入移动卸料槽,在移动卸料槽移动的过程中,物料通过右侧导流口、中间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的导流作用下落至接料箱内,并且物料在移动卸料槽移动方向上呈三排堆积;随着物料在接料箱内的高度越来越高,操作液压缸,将移动卸料槽的出料口高度的升高,降低落料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在卸料口下方设置移动卸料槽,移动卸料槽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下,使得出料端在接料箱内来回移动,并且移动卸料槽的出料端口连接导流口,将出料端口分为三个出料口,下落的物料呈三排堆积,多堆堆积的方式更有效的防止离析的产生,提高干混砂浆的成品质量和建筑施工质量。二、本技术的导流口分为右侧导流口、中间导流口和左侧导流口,右侧导流口和中间导流口的出料口物料流动方向与移动卸料槽的物料流动方向相反,物料在转向处具有物料堆积时,物料直接散落至接料箱内,物料分散效果更好,进一步减少物料锥形堆积的状态,防离析效果更好。三、本技术移动卸料槽下方还设置有液压缸,通过液压缸调整移动卸料槽出料端的高度,降低落料差,进一步防止离析的产生。四、本技术的移动卸料槽通过托架悬挂在卸料口的下方,卸料口的出口端与移动卸料槽的内槽底相贴合,随着移动卸料槽的移动,卸料口还具有刮除移动卸料槽上物料的作用,使物料沿着移动卸料槽向接料箱内流动,托架作为移动卸料槽的支点,方便移动卸料槽的移动和倾斜,实用性强。五、本技术托架上设置有托轮,托架和托轮共同作用将卸料口的出口端与移动卸料槽的内槽底贴合紧密,并且托轮在与移动卸料槽的啮合齿相啮合的状态下滚动,可以减少移动卸料槽移动过程中的阻力,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干混砂浆防离析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干混砂浆防离析卸料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部件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托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导流口的俯视图。图中:1为移动卸料槽,2为卸料口,3为托架,4为接料箱,5为基座,6为升降驱动部件,7为支撑架,8为驱动齿轮,9为压轮架,10为压轮,11为托轮,12为啮合齿,13为导流口,14为右侧导流口,15为中间导流口,16为左侧导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干混砂浆防离析卸料装置,包括:移动卸料槽1、托架3和驱动部件,干混砂浆的卸料口2下方设置有所述移动卸料槽1,所述卸料口2的出口端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槽底相贴合,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托架3,所述托架3的两端与所述卸料口2相固定,所述移动卸料槽1可相对于所述托架3和所述卸料口2在移动卸料槽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还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升降驱动部件6、支撑架7、驱动齿轮8、压轮10、压轮架9、啮合齿12和电机,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外底部固定有所述啮合齿12,所述驱动齿轮8与所述啮合齿12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驱动齿轮8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7转动,所述支撑架7的下方固定有所述升降驱动部件6;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压轮10,所述压轮10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滚动,所述压轮10与所述压轮架9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压轮架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压轮10用于将所述移动卸料槽1压紧在所述驱动齿轮8上;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出料端固定有导流口13,所述导流口13包括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16,并排设置的所述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卸料槽(1)、托架(3)和驱动部件,干混砂浆的卸料口(2)下方设置有所述移动卸料槽(1),所述卸料口(2)的出口端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槽底相贴合,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托架(3),所述托架(3)的两端与所述卸料口(2)相固定,所述移动卸料槽(1)可相对于所述托架(3)和所述卸料口(2)在移动卸料槽(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还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升降驱动部件(6)、支撑架(7)、驱动齿轮(8)、压轮(10)、压轮架(9)、啮合齿(12)和电机,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外底部固定有所述啮合齿(12),所述驱动齿轮(8)与所述啮合齿(12)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驱动齿轮(8)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7)转动,所述支撑架(7)的下方固定有所述升降驱动部件(6);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压轮(10),所述压轮(10)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滚动,所述压轮(10)与所述压轮架(9)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压轮架(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压轮(10)用于将所述移动卸料槽(1)压紧在所述驱动齿轮(8)上;/n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出料端固定有导流口(13),所述导流口(13)包括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16),并排设置的所述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16)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出料端口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导流口(14)和左侧导流口(16)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侧下方,且所述右侧导流口(14)和左侧导流口(16)的出料流向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物料流向相反,所述中间导流口(15)的出料口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物料流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混砂浆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卸料槽(1)、托架(3)和驱动部件,干混砂浆的卸料口(2)下方设置有所述移动卸料槽(1),所述卸料口(2)的出口端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槽底相贴合,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托架(3),所述托架(3)的两端与所述卸料口(2)相固定,所述移动卸料槽(1)可相对于所述托架(3)和所述卸料口(2)在移动卸料槽(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下方还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升降驱动部件(6)、支撑架(7)、驱动齿轮(8)、压轮(10)、压轮架(9)、啮合齿(12)和电机,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外底部固定有所述啮合齿(12),所述驱动齿轮(8)与所述啮合齿(12)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驱动齿轮(8)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7)转动,所述支撑架(7)的下方固定有所述升降驱动部件(6);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压轮(10),所述压轮(10)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内壁滚动,所述压轮(10)与所述压轮架(9)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压轮架(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压轮(10)用于将所述移动卸料槽(1)压紧在所述驱动齿轮(8)上;
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出料端固定有导流口(13),所述导流口(13)包括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16),并排设置的所述右侧导流口(14)、中间导流口(15)和左侧导流口(16)与所述移动卸料槽(1)的出料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萍啜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安欣干混砂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