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D采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990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AGD采油方法,包括:步骤S1: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建立压力差,以形成高压井组和低压井组,并维持两组井组的正常生产;步骤S2:待两组井组的生产完成后,将高压井组的生产井关闭,高压井组的注入井、低压井组的生产井和低压井组的注入井保持打开;步骤S3:调整井组的注采参数,使得井组的注采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SAGD采油中后期的采油效率低的问题。

SAGD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AGD采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AGD采油方法。
技术介绍
SAGD技术,即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广泛应用于稠油油藏的油田开采。双水平井SAGD主要原理是在油层底部部署纵向平行的两口水平井,从上部作为注入井的水平井向油层连续注蒸汽加热油层和原油,蒸汽腔持续扩展,与油层中的原油发生热交换,被加热、降粘的原油和蒸汽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从油层下部的水平设置的生产井中采出。而在这种注采方式下,原油主要靠重力作用泄流,横向扩展驱动力较弱,容易在相邻的两个蒸汽腔之间形成三角形的滞留区,特别是开采中后期,在蒸汽腔下降阶段,泄油角度逐渐变小,重力作用减弱,产油量开始大幅度递减,采油速度降低,相邻蒸汽腔之间形成三角形冷油滞留区无法有效动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AGD采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AGD采油中后期的采油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AGD采油方法,包括:步骤S1: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建立压力差,以形成高压井组和低压井组,并维持两组井组的正常生产;步骤S2:待两组井组的生产完成后,将高压井组的生产井关闭,高压井组的注入井、低压井组的生产井和低压井组的注入井保持打开;步骤S3:调整井组的注采参数,使得井组的注采平衡。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提高其中一组井组的压力使之成为高压井组,且高压井组的压力高于低压井组的压力0.2MPa至1.0MPa。进一步地,高压井组的压力高于低压井组的压力0.2MPa至0.5MPa。进一步地,高压井组的海拔低于低压井组的海拔。进一步地,步骤S2中,当相邻的两组井组的蒸汽腔连通且两组蒸汽腔之间的油层下降预定的高度时,两组井组的生产完成,然后将高压井组的生产井关闭,保持通过高压井组的注入井持续向蒸汽腔中注入蒸汽或热水。进一步地,步骤S3中,调整高压井组的注入井的注入量为80t/d至120t/d,并且保持井组的采注比为1.0至1.2。进一步地,步骤S3中,将高压井组的生产井关闭,通过高压井组的注入井向高压井组的蒸汽腔中持续注入热水,且热水的温度大于90℃,注入量为80t/d至100t/d,低压井组保持生产,并维持井组的采注比为1.0至1.2。进一步地,SAGD采油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之前的预选择步骤,预选择步骤包括根据井组的蒸汽腔的扩展情况选取井组,扩展情况为井组的蒸汽腔扩展到油层的顶部并且在油层的顶部沿着油层的横向扩展1/6至1/4井距的距离。进一步地,预选择步骤还包括选取储层物性相同和/或蒸汽腔发育情况相同的相邻两组井组。进一步地,油层的油层孔隙度大于0.28,水平渗透率大于1000mD,含油饱和度大于0.55,且油层中不含连续的泥岩和页岩夹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的两个井组之间建立压力差,使得高压井组和低压井组之间产生横向驱动力,达到驱油、泄油相结合的目的,加快动用相邻井组的蒸汽腔之间滞留区中的油,提高SAGD中后期采油速度及采收率。并且由于高压井组的生产井关闭,而注入井持续工作能够进一步增大井组间的横向驱动力,使得高压井组中的蒸汽会更有效地进入到低压井组中,使常规无法动用的相邻蒸汽腔之间的三角形冷油滞留区得到有效动用,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SAGD采油中后期的采收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采用SAGD采油方法的井组在建立压力差初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井组在建立压力差后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高压井组;20、低压井组;30、生产井;40、注入井;50、蒸汽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AGD采油中后期的采油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AGD采油方法。如图1所示的一种SAGD采油方法,包括:步骤S1: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建立压力差,以形成高压井组10和低压井组20,并维持两组井组的正常生产;步骤S2:待两组井组的生产完成后,将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低压井组20的生产井30和低压井组20的注入井40保持打开;步骤S3:调整井组的注采参数,使得井组的注采平衡。本实施例通过在相邻的两个井组之间建立压力差,使得高压井组10和低压井组20之间产生横向驱动力,达到驱油、泄油相结合的目的,加快动用相邻井组的蒸汽腔50之间滞留区中的油,提高SAGD中后期采油速度及采收率。并且由于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而注入井40持续工作能够进一步增大井组间的横向驱动力,使得高压井组10中的蒸汽会更有效地进入到低压井组20中,使常规无法动用的相邻蒸汽腔50之间的三角形冷油滞留区得到有效动用,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SAGD采油中后期的采收率。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提高其中一组井组的压力使之成为高压井组10,且高压井组10的压力高于低压井组20的压力0.2MPa至1.0Mpa,从而在保证整个井组的正常工作的同时,提高高压井组10和低压井组20之间的横向驱动力。优选地,高压井组10的压力高于低压井组20的压力0.2MPa至0.5MPa。在本实施例中,高压井组10的海拔低于低压井组20的海拔。通常情况下,油层并非是完全水平的,其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对应地,两个相邻的井组中一个井组的海拔会整体高于另一个井组,从而使得井组与油层相匹配。本实施例是提高海拔较低的井组的压力,使之作为高压井组10,这样,通过注入井40注入到高压井组10的蒸汽或者热水就能够在自身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更有效地与滞留区中的冷油发生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相邻的两组井组的蒸汽腔50连通且两组蒸汽腔50之间的油层下降预定的高度时,产油水平快速下降,说明两组井组的生产完成,此时,井组一般已经生产使用了8-12年,然后将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保持通过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持续向蒸汽腔50中注入蒸汽或热水,低压井组20保持正常生产,从而在低压井组20和高压井组10之间建立起横向驱动力,开始对滞留区中的冷油进行开采。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调整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的注入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建立压力差,以形成高压井组(10)和低压井组(20),并维持两组所述井组的正常生产;/n步骤S2:待两组所述井组的生产完成后,将所述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所述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所述低压井组(20)的生产井(30)和所述低压井组(20)的注入井(40)保持打开;/n步骤S3:调整所述井组的注采参数,使得所述井组的注采平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在相邻的两组井组中建立压力差,以形成高压井组(10)和低压井组(20),并维持两组所述井组的正常生产;
步骤S2:待两组所述井组的生产完成后,将所述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所述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所述低压井组(20)的生产井(30)和所述低压井组(20)的注入井(40)保持打开;
步骤S3:调整所述井组的注采参数,使得所述井组的注采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相邻的两组所述井组中,提高其中一组所述井组的压力使之成为所述高压井组(10),且所述高压井组(10)的压力高于所述低压井组(20)的压力0.2MPa至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井组(10)的压力高于所述低压井组(20)的压力0.2MPa至0.5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井组(10)的海拔低于所述低压井组(20)的海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相邻的两组所述井组的蒸汽腔(50)连通且两组所述蒸汽腔(50)之间的油层下降预定的高度时,两组所述井组的生产完成,然后将所述高压井组(10)的生产井(30)关闭,保持通过所述高压井组(10)的注入井(40)持续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池辉赵睿陈河青杨智高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