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80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包括捞砂段、取芯段和岩芯管连接段;捞砂段内设有内腔管壁形成双层结构;内腔管壁的上端与岩芯管接头连接;捞砂段顶部外形呈弧线形流线;捞砂段靠近上端的外层管壁设有一对进砂口;捞砂段靠近下端设有若干泄水孔;岩芯管连接段的上部设有内腔管壁形成双层结构,下部为单层结构;岩芯管连接段的中部设有环形的隔砂板形成台梯型结构;捞砂段双层结构间的间隙,以及岩芯管连接段上部的双层结构间的间隙与隔砂板围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储砂室;岩芯管连接段的下端与取芯段连接,取芯段的下端设有钻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具备钻进取芯功能外,还具备在各种砂砾石以及风化的岩石碎屑层中捞取砂砾石的功能。

A new type of core pipe which can remove sand and gravel and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钻探
,特别涉及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
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时常会遇到中粗砂砾石、含黏性土砂砾石以及风化的岩石碎屑层,在这些土层中泥浆护壁岩芯管回旋钻进清孔过程中,中粗砂砾石、风化的岩石碎屑等粗颗粒成分常常不能随循环泥浆上返至钻孔孔口排出,致使孔内沉渣增多,清孔不干净,岩芯管采取的芯样扰动沉渣居多,致使新鲜芯样的采取往往很少,影响对地层层位的准确划分,也影响这些粗颗粒土层原位测试数据(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这些土层,原位测试数据(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于岩土工程师掌握这些土层的工程力学性质至关重要,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些区域勘察成果质量和岩土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常规勘探工艺和设备往往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目前已存在的特制捞砂器,须先泥浆护壁回旋钻进进行清孔捞砂后提钻,再下岩芯管钻进取芯,这样增加了一个回次,费时费力,增大了塌孔、卡钻和埋钻的风险,现有实践使用中常常也达不到较理想结果。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所述岩芯管的上端通过岩芯管接头(3)与钻杆母接头(2)连接,下端与钻头(10)连接;所述钻杆母接头(2)的上端与钻杆(1)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岩芯管包括捞砂段(4)、取芯段(9),以及连接所述捞砂段(4)和所述取芯段(9)的岩芯管连接段(8);/n所述捞砂段(4)内设有内腔管壁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内腔管壁的上端与所述岩芯管接头(3)连接;所述捞砂段(4)顶部外形呈弧线形流线;/n所述捞砂段(4)靠近上端的外层管壁对称的设有一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进砂口(5);所述捞砂段(4)靠近下端的外层管壁设有若干泄水孔(7);/n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的外径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既可清孔捞取砂砾石又可取芯的新型岩芯管,所述岩芯管的上端通过岩芯管接头(3)与钻杆母接头(2)连接,下端与钻头(10)连接;所述钻杆母接头(2)的上端与钻杆(1)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岩芯管包括捞砂段(4)、取芯段(9),以及连接所述捞砂段(4)和所述取芯段(9)的岩芯管连接段(8);
所述捞砂段(4)内设有内腔管壁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内腔管壁的上端与所述岩芯管接头(3)连接;所述捞砂段(4)顶部外形呈弧线形流线;
所述捞砂段(4)靠近上端的外层管壁对称的设有一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进砂口(5);所述捞砂段(4)靠近下端的外层管壁设有若干泄水孔(7);
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的外径与所述捞砂段(4)的外径、所述取芯段(9)的外径相同,上部设有内腔管壁形成双层结构,下部为单层结构;
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的中部设有环形的隔砂板形成台梯型结构;所述隔砂板的外径与所述捞砂段(4)的外层管壁,以及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上部的外层管壁相配;所述隔砂板的内径与所述捞砂段(4)的内腔管壁,以及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上部的内腔管壁相配;
所述捞砂段(4)双层结构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岩芯管连接段(8)上部的双层结构间的间隙与所述隔砂板围成一个上部侧面开口的储砂室(6);
所述岩芯管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教社沈日庚张文卓田泓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