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846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0
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属于水面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装置平台、供能单元、吸入单元和收集推进单元。所述的供能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储能组件;所述的吸入单元采用射流吸入单元,该射流吸入单元包括吸入管、高压泵和射流组件;所述的收集推进单元包括收纳箱、拦污栅和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漂浮物吸入、收集和装置平台推进合而为一,避免了常规技术中复杂而庞大的液压系统与配套机械装置,使得装置设计简洁而高效。与已有技术相比,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洁紧凑、工作适应性强、清除效率高、机动性良好,可以长期稳定工作。

An automatic collection device of flexible floating objects on water surface based on jet princi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中水面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特别涉及采用喷水推进作为动力、采用射流方式吸入水面植物与柔性水面漂浮物质的收集装置,可用于快速收集漂浮于各种水域水面的垃圾和水生植物,改善江河湖泊与人工水域的水质。
技术介绍
柔性水面漂浮物包括水面植物(如水葫芦、水草、水藻,等)和分散在水面的固形漂浮物,是造成水域污染与水质变差的重要因素,同时对社会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域景观,以及必要的航道安全,需要进行水面漂浮物的及时清理。目前,常采取的水面漂浮物清理方法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打捞水面漂浮物,进行直接或者适当压缩后运送至储存处。在进行打捞作业时,需要船只提供必要的操作平台和装载空间。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558447.5公布了一种水葫芦打捞船及打捞方法。该专利使用常规打捞船作为作业平台,采用传送系统来处理进入收集仓中的水葫芦;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248343.4则专利技术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该专利采用电机拖动叶轮旋转,从而产生打捞船的推力,且采用了两个来回摆动的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包括装置平台(13)、供能单元、吸入单元和收集推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单元采用射流吸入单元,该射流吸入单元包括吸入管(3)、高压泵(11)和射流组件,所述射流组件包括引流管(15)、射流主流管(16),以及依次连接的环形腔(17)、收缩段(18)、混合段(19)、扩散段(20)和平直段(21);所述的高压泵(11)的出口通过射流主流管(16)与环形腔连接;吸入管(3)的出口与引流管(15)的入口连接,引流管的末端穿过环形腔插入收缩段(1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包括装置平台(13)、供能单元、吸入单元和收集推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单元采用射流吸入单元,该射流吸入单元包括吸入管(3)、高压泵(11)和射流组件,所述射流组件包括引流管(15)、射流主流管(16),以及依次连接的环形腔(17)、收缩段(18)、混合段(19)、扩散段(20)和平直段(21);所述的高压泵(11)的出口通过射流主流管(16)与环形腔连接;吸入管(3)的出口与引流管(15)的入口连接,引流管的末端穿过环形腔插入收缩段(18)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3)的入口断面(14)开口向上,相对于水面(1)呈倾斜布置,二者的夹角θ为10~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水面柔性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缩段(18)的收缩角α为10~13°,引流管(15)末端的收缩角度β小于等于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武耿晨王琳许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