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75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成双面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面料织造、酶浴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由于表面包覆一定的壳聚糖,因而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菌性,且无毒,无害,安全性高及生物可降解性;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成的热湿舒适层,同时具有热湿舒适和亲肤性。

A kind of seaweed fiber health antibacterial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针织服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保暖、透气、舒适等服用性能要求外,也追求抗菌、热湿舒适的保健面料。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它是由B-D-甘露糖醛酸和a-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海藻酸钠可以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壳聚糖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抗菌、防腐等优良性能。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是一种抗菌性能良好的功能纤维。如何利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抗菌、热湿舒适的保健面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及其制造方法,该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热湿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浸入染色槽,所述染色槽槽内的染色液由乙醇和染料组成,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经过所述染色槽浴后,脱水、上油、干燥得到有色的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2)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螺旋捻和形成混纺纱;(3)织造工艺:采用变化纬平针与集圈线圈复合的双罗纹型复合组织结构,编织成正面是热湿舒适层、反面是抑菌层的双层面料;(4)酶浴后处理:采用酶浴,在80-100℃水温下,对所述双层面料水洗60-80min。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染色液中的乙醇的纯度为99%。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染色液中的染料为活性、直接、分散、中性染料或动植物色素或各种颜料。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混纺纱的捻向为“Z”或“S”。进一步地,步骤(3)中,面料织造使用双面大圆机,机号24G,简径762mm,72F。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酶浴中的酶为一种精炼酶,重量份为3-5;所述酶浴中的双氧水为30%的双氧水,重量份为5-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由于海藻纤维表面包覆一定的壳聚糖,因而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菌性,且无毒,无害,安全性高及生物可降解性;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成的热湿舒适层,同时具有热湿舒适和亲肤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实施例1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的制造方法为:(1)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浸入染色槽,所述染色槽槽内的染色液由乙醇和染料组成,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经过所述染色槽浴后,脱水、上油、干燥得到有色的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液中的染料为活性、直接、分散、中性染料或动植物色素或各种颜料;(2)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螺旋捻和形成混纺纱,所述混纺纱的捻向为“Z”或“S”;(3)织造工艺:以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经纱和纬纱交织作为面料正面,以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作为反面,采用变化纬平针与集圈线圈复合的双罗纹型复合组织结构,编织正面是热湿舒适层、反面是抑菌层的双层面料,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同时由于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表面包覆一定的壳聚糖,因而面料也具备了优良的抗菌性能;面料织造使用双面大圆机,机号24G,简径762mm,72F;(4)酶浴后处理:采用酶浴,在80℃水温下,对所述双层面料水洗60min。进一步,所述酶浴中的酶为一种精炼酶,重量份为3-5;所述酶浴中的双氧水为30%的双氧水,重量份为5-8。实施例2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的制造方法为:(1)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浸入染色槽,所述染色槽槽内的染色液由乙醇和染料组成,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经过所述染色槽浴后,脱水、上油、干燥得到有色的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液中的染料为活性、直接、分散、中性染料或动植物色素或各种颜料;(2)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螺旋捻和形成混纺纱,所述混纺纱的捻向为“Z”或“S”;(3)织造工艺:以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经纱和纬纱交织作为面料正面,以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作为反面,采用变化纬平针与集圈线圈复合的双罗纹型复合组织结构,编织正面是热湿舒适层、反面是抑菌层的双层面料,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同时由于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表面包覆一定的壳聚糖,因而面料也具备了优良的抗菌性能;面料织造使用双面大圆机,机号24G,简径762mm,72F;(4)酶浴后处理:采用酶浴,在90℃水温下,对所述双层面料水洗70min。进一步,所述酶浴中的酶为一种精炼酶,重量份为3-5;所述酶浴中的双氧水为30%的双氧水,重量份为5-8。实施例3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的制造方法为:(1)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浸入染色槽,所述染色槽槽内的染色液由乙醇和染料组成,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经过所述染色槽浴后,脱水、上油、干燥得到有色的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2)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螺旋捻和形成混纺纱,所述混纺纱的捻向为“Z”或“S”;(3)织造工艺:以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经纱和纬纱交织作为面料正面,以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作为反面,采用变化纬平针与集圈线圈复合的双罗纹型复合组织结构,编织正面是热湿舒适层、反面是抑菌层的双层面料,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同时由于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表面包覆一定的壳聚糖,因而面料也具备了优良的抗菌性能;面料织造使用双面大圆机,机号24G,简径762mm,72F;(4)酶浴后处理:采用酶浴,在100℃水温下,对所述双层面料水80min。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包括抑菌层和热湿舒适层,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由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热湿舒适层由吸湿排汗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纤维保健抑菌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染色: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浸入染色槽,所述染色槽槽内的染色液由乙醇和染料组成,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经过所述染色槽浴后,脱水、上油、干燥得到有色的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
(2)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将壳聚糖接枝海藻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螺旋捻和形成混纺纱;
(3)织造工艺:采用变化纬平针与集圈线圈复合的双罗纹型复合组织结构,编织成正面是热湿舒适层、反面是抑菌层的双层面料;
(4)酶浴后处理:采用酶浴,在80-100℃水温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何立锋刘浪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