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717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包括辊体、分别固接于所述辊体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头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向腔体,所述第一轴向腔体内同轴设置有蒸汽输入管路,所述蒸汽输入管路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轴向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蒸汽回流间隙;所述辊体内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开设有多条蒸汽加热流路,所述多条蒸汽加热流路包括输入段、过渡段以及回流段,其中,所述输入段的输入端与所述蒸汽输入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流段的输出端与所述蒸汽回流间隙相连通,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二轴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流段和所述输入段连通。

A kind of peripheral heating corrugat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
本技术涉及瓦楞辊
,尤其是涉及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瓦楞纸板生产线所采用的加热方式是将蒸汽直接通入压力辊辊体内腔,热量从内壁到压力辊外表面,一般需要加热30分钟,才能达到生产所需的150摄氏度的温度,效率极低,且加热的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和效率高的周边加热型瓦楞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包括辊体、分别固接于所述辊体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头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向腔体,所述第一轴向腔体内同轴设置有蒸汽输入管路,所述蒸汽输入管路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轴向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蒸汽回流间隙;所述辊体内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开设有多条蒸汽加热流路,所述多条蒸汽加热流路包括输入段、过渡段以及回流段,其中,所述输入段的输入端与所述蒸汽输入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流段的输出端与所述蒸汽回流间隙相连通,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二轴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流段和所述输入段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二轴头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轴向腔体,所述第二轴向腔体的一端与所述辊体的内腔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回流段和所述输入段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辊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进一步,所述蒸汽输入管路的输入端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进一步,多条蒸汽加热管路的所述输入段和所述回流段的长度与所述辊体的长度相等。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从第一轴头的蒸汽输入管路输入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过蒸汽输入管路分别流入至辊体内的各条蒸汽加热流路,并同时依次经过各条蒸汽加热流路的输入段、过渡段以及回流段后从第一轴头的蒸汽回流间隙流出,通过高温蒸汽在辊体内部的流动过程中将自身所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辊体,从而能高效地、均匀地对辊体起到周边加热的作用,与传统的辊体加热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和效果,使得辊体的温度提升较均匀和快速,高温蒸汽能与辊体内部进行较充分的接触,大大降低了热量传导过程中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辊体,2-第一轴头,21-第一轴向腔体,22-蒸汽输入管路,23-蒸汽回流间隙,3-第二轴头,31-第二轴向腔体,4-蒸汽加热流路,41-输入段,42-过渡段,43-回流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由辊体1、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组成;辊体1内开设有呈圆柱状的内腔,该内腔与辊体1共轴;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分别固接于辊体1的两端,其中,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的中心轴线和辊体1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分别通过各自的一端延伸至辊体1两端的内腔中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辊体1相固接(轴头和辊体1的连接方式为现有的公知常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头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轴向腔体21,该第一轴向腔体21内同轴固定有蒸汽输入管路22,蒸汽输入管路22的外壁和第一轴向腔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蒸汽回流间隙23;具体地,第一轴向腔体21和蒸汽输入管路22远离辊体1的一端均敞开以与外部的蒸汽设备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辊体1内沿其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均由输入段41、过渡段42以及回流段43依次连接的组成,其中,输入段41的输入端与第一轴头2中的蒸汽输入管路22相连通,回流段43的输出端与第一轴头2中的蒸汽回流间隙23相连通,过渡段42的位置靠近第二轴头3(即远离第一轴头2)且其两端分别与回流段43和输入段41连通;通过这样的结构,从第一轴头2的蒸汽输入管路22输入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过蒸汽输入管路22分别流入至辊体1内的各条蒸汽加热流路4,并同时依次经过各条蒸汽加热流路4的输入段41、过渡段42以及回流段43后从第一轴头2的蒸汽回流间隙23流出,通过高温蒸汽在辊体1内部的流动过程中将自身所携带的热量传递至辊体1,从而能高效地、均匀地对辊体1起到周边加热的作用,与传统的辊体1加热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和效果,使得辊体1的温度提升较均匀和快速,高温蒸汽能与辊体1内部进行较充分的接触,大大降低了热量传导过程中的损失。在本实施例中,回流段43和输入段41的延伸方向均与辊体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多条蒸汽加热管路的输入段41和回流段43的长度与辊体1的长度相等以使得高温蒸汽能较充分地对辊体1内各部分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头3内沿其轴向开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轴向腔体31,第二轴向腔体31的一端与辊体1的内腔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该第二轴向腔体31用于将辊体1的内腔中由于高温而形成的水蒸气排出外界。在本实施例中,蒸汽输入管路22的输入端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以供外部的蒸汽设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接驳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各条蒸汽加热流路4的过渡段42是在辊体1的内腔的壁面上通过刀具钻孔加工而成,且通过第二轴头3的外壁对过渡段42的敞口进行遮挡密封。在本实施例中,蒸汽输入管路22与第一轴头2为分体结构,蒸汽输入管路22靠近辊体1内腔的一端与第一轴向腔体21靠近辊体1内腔的一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相紧固。在本实施例中,各条蒸汽加热流路4的输入段41和回流段43的两端均为敞口,均通过堵头进行密封处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包括辊体(1)、分别固接于所述辊体(1)两端的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向腔体(21),所述第一轴向腔体(21)内同轴设置有蒸汽输入管路(22),所述蒸汽输入管路(22)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轴向腔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蒸汽回流间隙(23);所述辊体(1)内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所述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包括输入段(41)、过渡段(42)以及回流段(43),其中,所述输入段(41)的输入端与所述蒸汽输入管路(22)相连通,所述回流段(43)的输出端与所述蒸汽回流间隙(23)相连通,所述过渡段(42)靠近所述第二轴头(3)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流段(43)和所述输入段(4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包括辊体(1)、分别固接于所述辊体(1)两端的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向腔体(21),所述第一轴向腔体(21)内同轴设置有蒸汽输入管路(22),所述蒸汽输入管路(22)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轴向腔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蒸汽回流间隙(23);所述辊体(1)内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所述多条蒸汽加热流路(4)包括输入段(41)、过渡段(42)以及回流段(43),其中,所述输入段(41)的输入端与所述蒸汽输入管路(22)相连通,所述回流段(43)的输出端与所述蒸汽回流间隙(23)相连通,所述过渡段(42)靠近所述第二轴头(3)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流段(43)和所述输入段(4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武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众松制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