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46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空调器。蓄热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其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室内单元,其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储存能量的蓄热单元,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其用于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的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而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蓄热空调器,其中在夜间冷量被产生并被储存在容器中,用于在白天利用该冷量来冷却房间。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用于通过制冷剂的制冷循环来冷却或加热房间的设备,该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或蒸发器)、膨胀装置以及用来给用户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室内热交换器。目前,为了节约能源成本,在房间中也采用蓄热空调器,其中冰作为冷凝热源,在人们较少利用能源的夜间冰被制出,在人们使用较多能源的白天,该房间被冰的冷凝热所冷却。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典型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蓄热空调器中设置有室外单元3、蓄热单元10和室内单元20。室外单元3中设置有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以及用于通过压缩机1使被压缩的制冷剂流动以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2。蓄热单元10设置在室外单元3的一侧,用于暂时储存能量。蓄热单元10中设置有其内容纳有蓄热物质的蓄热容器11,用于使蓄热容器11中的水循环的水泵12,用于在水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3,以及用于使制冷剂强制流动的制冷剂泵14。热交换器13被连接到蓄热容器11的一端,并且水泵12使得来自蓄热容器11的冷水循环流过其中。同时,室内单元20安装在需要冷却的房间内,并且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21,以及用于将导入室内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22。在夜间,现有技术的蓄热空调器在蓄热单元10的蓄热容器11中制冰,并且在能源消耗大的白天(例如,13:00~16:00点),通过利用在蓄热容器11中制成的冰来冷却房间。-->在这种情形中,压缩机1是固定的,而且制冷剂泵14使制冷剂循环。因此,在此情形的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由制冷剂泵14供应到室内单元20。然后,供应给室内单元20的制冷剂流经膨胀装置22,并在用作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21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室内热交换器21从空气中吸取热量,从而降低流过室内热交换器21的空气温度,因此房间被冷却。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吸收热量,然后被导入蓄热容器11中,并将热量释放给热交换器13中的冷水,并又恢复为低温制冷剂。然后,低温制冷剂被导入制冷剂泵14中,从而完成一个循环。但是,现有技术的蓄热空调器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蓄热空调器具有制成一体的室外单元3和蓄热单元。因此,难以将各个部件分开。此外,由于蓄热单元10包括通过利用蓄热而冷却房间所需的所有部件,例如从蓄热容器11和热交换器13开始,还包括制冷剂泵14等等部件都安装在其中,因此组装和安装困难,而且其维护也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空调器,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空调器,其允许简单的组装/拆分和维护,并且能提高房间的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一部分会在后面的描述中阐述,而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理解了下面的描述之后很容易明白,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获得。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理解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概括并大致描述的那样,蓄热空调器包括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蓄存能量的蓄热单元的室内单元,其中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流动的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蓄热空调器包括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的室外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蓄存能量的蓄热单元的室内单元,其中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流动的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其中功能性单元包括第一附加泵、附加热交换器单元和多个阀,第一附加泵的一侧连接到与蓄热单元的蓄热热交换器相连的管路,而另一侧连接到与室内单元相连的管路上,并且用于将在蓄热单元中换热后的制冷剂泵送到室内单元;附加热交换器单元用于对在室内单元中换热后的制冷剂再次进行热交换,并提供给蓄热单元;多个阀用于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流动到室外单元、蓄热单元、室内单元、第一附加泵和附加热交换器单元中。这样,由于室外单元、室内单元、蓄热单元和功能性单元是单独设置,并相互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使得部件的简单连接/拆分成为可能。此外,功能性单元和蓄热单元的简单连接/拆分使得功能性单元和蓄热单元轻松地连接到已有的空调器上。应当明白,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为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理解,被包括在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其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结合说明书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现有技术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2示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安装的建筑物俯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在“蓄热模式”下制冷剂流动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在“利用蓄热冷却房间模式”下制冷剂流动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在“房间直接冷却模-->式”下制冷剂流动的示意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在“蓄热模式”下的p-h图;图8示出表示蓄热空调器的各单元安装示意图;图9示出表示蓄热空调器另一类型的各单元安装示意图;图10示出表示蓄热空调器另一类型的各单元安装示意图;图1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5示出图14中空调器蓄热单元的示意图;图16示出表示图14中空调器在冷水循环模式下运行的示意图;图1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的示意图;图19示意性地示出图18中蓄热空调器过冷装置的剖面图;图20示出图19中过冷装置的过冷器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图21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蓄热空调器的蓄热单元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2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蓄热空调器蓄热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以及图23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蓄热空调器蓄热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尽可能地,在所有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蓄热空调器安装的建筑物俯视图。参照图2,在建筑物的外侧上有蓄热空调器的室外单元100、功能性单元200和蓄热单元300,这些单元相互之间独立安装,每个都通过管路与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单元400连接。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400。多种类型的室内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空调器,包括:    室外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    室内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    用于储存能量的蓄热单元,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    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用于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室内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储存能量的蓄热单元,蓄热单元具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热交换器;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性单元,用于根据运行条件选择性地控制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蓄热单元之间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安装到室外单元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安装到蓄热单元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室内单元、蓄热单元和功能性单元彼此单独分开安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包括多个阀门,用于根据运行条件控制制冷剂的流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包括用于控制多个阀门的阀控制装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包括附加热交换器,用于对从室内单元导入其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包括第一附加泵,用于强制地将制冷剂从蓄热单元泵送到室内单元。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第一附加泵包括至少一个定速泵。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第一附加泵包括至少一个逆变器泵,其具有可变的速度。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第一附加泵包括至少一个定速泵和至少一个具有可变速度的逆变器泵的组合。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定速泵与逆变器泵分开被驱动。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定速泵与逆变器泵一起被驱动。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第一附加泵位于比室外单元或蓄热单元更高的位置。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进一步包括贮液器,用于将由第一附加泵流动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功能性单元进一步包括干燥器,用于从由第一附加泵流动的制冷剂中去除湿气。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蓄热单元包括多个蓄热热交换器。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蓄热单元进一步包括位于多个蓄热热交换器的每个热交换器一侧的蓄热膨胀装置。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蓄热容器,其具有保存其中的蓄热物质,用于与流经该蓄热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且储存能量。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室内单元包括彼此具有不同蒸发温度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室内单元包括位于每个室内热交换器进口侧的至少一个室内膨胀装置,用于膨胀制冷剂。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分别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室内膨胀装置与连接到其他室内膨胀装置的室内膨胀装置出口连接,用于将来自其他室内膨胀装置的制冷剂膨胀,并且分别提供给室内热交换器。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室内热交换器包括房间冷却室内热交换器和制冷或冷冻室内热交换器。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室内膨胀装置如此布置使得被导入到制冷或冷冻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两个或多于两个室内膨胀装置。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进一步包括房间加热室内单元,其具有从室外单元外部连接到室外单元的房间加热热交换器,用于通过与来自室外单元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加热房间。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房间加热室内单元与实现冷却房间的其他室内单元一起运行。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房间加热热交换器具有分别与室外热交换器进口和出口连接的进口和出口。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蓄热空调器,进一步包括房间加热阀门,其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和房间加热热交换器的接头上,用于控制从室外单元向房间加热室内单元的制冷剂供应。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蓄热单元进一步包括循环单元,用于将来自蓄热容器的蓄热物质循环流过室内单元。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循环单元包括:排水流动管路,用于将来自蓄热容器的蓄热物质排到室内单元中;供水流动管路,用于引导流过室内单元的蓄热物质流向蓄热容器内部;以及循环泵,用于迫使蓄热物质通过排水流动管路、室内单元和供水流动管路的循环。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蓄热容器包括分层板,用于阻止蓄热容器中的蓄热物质向上/向下方向流动,以促使蓄热物质分层。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蓄热空调器,其中分层板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小通孔,用于蓄热物质的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在润金寅圭黄镇夏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