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疏水轻质聚氨酯微纳米纤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纤维材料及高分子合成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轻质聚氨酯微纳米纤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普及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海洋石油污染、工业废水污染为主体的油类、重金属废液倾倒而污染河流及海洋水体环境的事故频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因主要采用膜分离吸附法及重力沉淀法、热化学处理法等,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但上述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高、通量低、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部分方法还存在对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受污染水体的高效净化要求,而膜材料虽然较其他方法有一定优势,但极易被污染堵塞,且同时存在机械强度差,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如何开发一款高效率、高通量、重复利用率高、节能、对环境污染小的水处理净化材料,是当前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超疏水轻质聚氨酯微纳米纤维海绵及其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疏水轻质聚氨酯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海绵包含直径为200~800nm的纳米级纤维以及直径为5~15um的微米级纤维,所述纳米级纤维包括式I结构的氟化聚氨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疏水轻质聚氨酯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海绵包含直径为200~800nm的纳米级纤维以及直径为5~15um的微米级纤维,所述纳米级纤维包括式I结构的氟化聚氨酯:
其中:
RF代表氟化醇单体的主体基团,R1代表多异氰酸酯的主体基团,R2代表阳离子亲水扩链剂的主体基团,x=0或1,y=1或2,a:b=0.8~1.0,n=2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纤维和所述微米级纤维的质量比0.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纤维包括芳纶、涤纶、聚酯、维纶、氨纶、腈纶、锦纶、聚芳噁二唑、丙纶、无机矿物纤、棉纤、玻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纤维还包括水溶性高分子和热固性树脂,所述纳米级纤维中所述式I结构的氟化聚氨酯、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所述热固性树脂三者的质量比为(90~95):(1~5):(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阳离子淀粉、阳离子纤维素、阳离子瓜尔胶、聚羟甲基纤维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胺、无机聚合铝、聚季铵盐-28、聚季铵盐-39、异丁烯-马来酸酐铵盐共聚物、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苯并噁嗪树脂、丙硅树脂、聚酰胺树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胺聚脲树脂、聚酰胺聚脲表氯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虎,闫成成,朱保凌,赵曦,戴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