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界面自由基共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方法。
技术介绍
热膨胀微球一般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如CN104379647B、US3945956、EP486080、WO2007/091960等所公开,由于所使用的单体均有一定的水溶性,故反应中均需加入氯化钠,产生高盐废水。根据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制备热膨胀微球方法,得到的热膨胀微球均含有大于1000ppm的残余单体。如US4147854提供了一种通过聚合引发剂处理微球中残余单体的方法,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同时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又如CN102775545B提供了悬浮聚合完成后补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除残余单体引发剂,耗时长,工作效率低。CN109456506A提供了在反应过程中补加过氧化氢和氢氧化物等,导致工艺复杂。另外,热膨胀微球在赋予基体功能性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耐溶剂性能一直限制着微球的进一步应用。现有热膨胀微球存在与甲苯、DMF、DMSO、NMP等溶剂还有增塑剂公用领域的使用受限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相组成物与水相组成物均匀混合形成悬浮液,所述悬浮液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即得;/n所述水相组成物包含纳米颗粒、双亲性过氧化物引发剂及悬浮剂;/n所述油相包含低沸点烷烃和丙烯腈类聚合单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相组成物与水相组成物均匀混合形成悬浮液,所述悬浮液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即得;
所述水相组成物包含纳米颗粒、双亲性过氧化物引发剂及悬浮剂;
所述油相包含低沸点烷烃和丙烯腈类聚合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硅溶胶和/或纳米氢氧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亲性过氧化物引发剂具有式1结构:
其中,a=0~15;b=1~15;c=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为聚乙烯醇分散液,粘度为6.0*10-3~51.0*10-3,醇解度69~80mo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相组成物的重量份组成:
水60~100份;
纳米颗粒1~15份;
悬浮剂0.1~1份;
双亲性过氧化物引发剂为油相组成物中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组成物的质量份组成:
低沸点烷烃10~30份;
丙烯腈类聚合单体70~9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聚合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组成物还包含不大于20质量份丙烯酸酯类聚合单体,和/或不大于20质量份丙烯酸类聚合单体,和/或不大于20质量份丙烯酰胺类聚合单体,和/或聚合单体总质量0.01~3%的交联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