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33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上料机构、板链传输装置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所述上料机构处于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包括防护围栏和后盖点焊工作台,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处于防护围栏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各工位、组件或装置的有效组合,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

A welding station for back cover of stiffening ring of bridg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本技术涉及桥壳加强圈焊接
,具体为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技术介绍
桥壳,是安装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装配基体,其主要作用是支承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它是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行驶系的主要组成件之一,加强圈作为桥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焊接过程一般是通过焊接机人实现电焊过程,然后人工进行环缝焊接。但是,现有的组成焊接系统的工位、组件或装置,其整体的组合效果较差,不利于工人的操作和使用,不便于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实现各工位、组件或装置的有效组合,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上料机构、板链传输装置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所述上料机构处于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1)、上料机构(2)、板链传输装置(3)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处于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3)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包括防护围栏(5)和后盖点焊工作台(6),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处于防护围栏(5)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5)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外侧;/n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包括底座(7)、内孔定位组件(8)、缺口定位组件(9)、轴管抱紧组件(10)、外圆定位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1)、上料机构(2)、板链传输装置(3)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处于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3)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包括防护围栏(5)和后盖点焊工作台(6),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处于防护围栏(5)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5)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外侧;
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包括底座(7)、内孔定位组件(8)、缺口定位组件(9)、轴管抱紧组件(10)、外圆定位组件(11)、压紧组件(12)、贯通座(13)、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组成,所述内孔定位组件(8)、轴管抱紧组件(10)、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均安装于底座(7)的上部,所述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均安装于内孔定位组件(8)的上部,所述贯通座(13)和外圆定位组件(11)均安装于缺口定位组件(9)的上部;
所述内孔定位组件(8)包括第一安装座(801)、卡爪(802)、基座(803)、安装板(804)、第一气缸(805)、第一齿条(806)、第二齿条(807)、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所述第一安装座(801)的下部与底座(7)的上部相连,所述安装板(804)的上部与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相连,所述基座(803)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上部,所述第一气缸(805)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侧部,所述第一齿条(806)安装于第一气缸(80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安装座(80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轴(810),所述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均通过销键的配合安装于转轴(810)的外侧,所述第二齿条(807)对称滑动安装于基座(803)的侧部,所述第二齿条(807)的外侧通过连接板(811)与卡爪(802)相连,所述连接板(811)安装于基座(803)的上部,所述第二齿条(807)与第二齿轮(809)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808)与第一齿条(806)相啮合;
所述轴管抱紧组件(10)包括第二安装座(1001)、第二气缸(1002)、移动爪(1003)和抱紧块(1004),所述第二气缸(1002)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001)的侧部,所述第二气缸(1002)的输出端的与移动爪(1003)相连,所述移动爪(1003)的侧部与抱紧块(1004)相连;
所述外圆定位组件(11)包括第三安装座(1101)、调整板(1102)、调节杆(1103)、定位块(1104)、第三气缸(1105)和限位块(1106),所述第三安装座(1101)的侧部与调整板(1102)相连,所述调整板(1102)通过调节杆(1103)安装于定位块(1104)的侧部,所述定位块(1104)通过螺栓与限位块(1106)相连,所述第三气缸(1105)的输出端与限位块(1106)相连;
所述压紧组件(12)包括压紧块(1201)和旋转压紧缸(1202),所述压紧块(1201)的下部螺纹连接于旋转压紧缸(1202)的内侧;
所述贯通座(13)包括基板(1301)、固定板(1302)、支座(1303)、定位销(1304)和插销(1305),所述固定板(1302)通过螺栓安装于基板(1301)的上部,所述固定板(1302)的上部与支座(1303)相连,所述支座(1303)的上部与定位销(1304)相焊接,所述插销(1305)插接于定位销(1304)的上外侧;
所述清枪机构(15)包括第四安装座(1501)、顶紧气缸(1502)、V形块(1503)、放置座(1504)、第一升降气缸(1505)、气动马达(1506)和铰刀(1507),所述顶紧气缸(1502)、放置座(1504)、V形块(1503)和第一升降气缸(1505)均安装于第四安装座(1501)的侧部,所述放置座(1504)处于顶紧气缸(1502)和V形块(1503)之间,所述顶紧气缸(1502)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涛明蒋成曾超秦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