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20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生混凝土,其原料包括铜尾渣80‑90份和水泥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尾渣和水泥混合,然后造粒,得到混合颗粒;S2:将混合颗粒养护,得到植生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铜尾渣作为植生混凝土的原料,所制得的植生混凝土孔隙率27%以上,抗压强度养护后达到25Mpa以上,性能优异,避免随意丢弃铜尾渣占用空间和造沉环境污染的问题,废物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一次造粒成型后直接进行养护,方法简单,且不需要多余仪器,适合大规模生产。

Planting raw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火法炼铜的铜渣,厂家一般通过磨粉-浮选工艺回收铜,外排的尾渣,粒度细。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水泥生产行业地区,此类尾渣一般可做水泥生料的配料。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铜尾渣,因综合利用渠道有限,目前只能进入尾矿库封存。铜尾渣在尾矿库中封存时,如遇水,极易形成酸性的尾矿渗滤液,进而有污染土壤的风险。植生混凝土又称植被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等,以多孔混凝土作为骨架结构,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连通孔隙,为混凝土表面的绿色植物提供根部生长、吸取养分的空间,采用多孔混凝土作为植物生长基体,并在孔隙内充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提供生长空间。植生混凝土的材料构成为水泥、粗骨料、水以及其他添加剂。混凝土的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是矛盾体,孔隙率大,有利植物生长,但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铜尾渣综合利用渠道有限,容易造成污染,同时植生混凝土孔隙率和抗压强度无法同时满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铜尾渣为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n铜尾渣 80-90份/n水泥 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
铜尾渣80-90份
水泥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尾渣的包括二氧化硅30-40wt%、氧化铁40-50wt%以及氧化铝2-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市售硅酸盐水泥。


4.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铜尾渣和水泥混合,然后造粒,得到混合颗粒;
S2:将混合颗粒养护,得到植生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海亮丁陈来李学忠蒋立刚范晓君李海军高宁宋立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硕人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人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