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177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包括均安装在侧板上的校平机构、定长切断机构、校直较平机构以及单边校直机构,前述机构在侧板上的安装顺序为校平机构、多个定长切断机构、校直较平机构、多个定长切断机构、多个单边校直机构、校直较平机构,且钣金件依次穿过前述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侧板上设置不同的成型机构和检测机构,能够快速的将钣金件进行加工成C形件,另外由于钣金件在进入前以及每次弯折后都会经过校直校平机构进行校正,同时每次弯折过程分为多次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塑性弹性造成的形变,因此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A roll forming system for C-shap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性变形滚压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制造行业的发展,市场对于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而某些钣金类零件生产工艺复杂又无法很好的确保质量稳定性,为了追求产品质量的高稳定性,效率产能,以及生产工艺优化,随之演变出了滚压成形生产工艺。滚压成形(ColdRollForming)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把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地进行横向弯曲,以制成特定端面型材的工艺技术,但是板材在进行横向弯曲过程中都伴着弹性变形,因此为了避免塑性变形总成的质量问题,一般的C形件都需要很多到工序来完成,其中包括多个切断工序,校平校直工序等,且部分工序需要人工来衔接,因此整个C形件制成工序复杂,效率低,且切断也不准确。CN109702429A公开了一种异形截面锥体弧段的滚压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C边无余量平直滚压,实现C边无余量成形,省掉后续极其繁琐、困难的车加工去除余量工序;步骤二:在线排冲叶形孔,将三维空间叶型孔转换成二维平面状态,达到高效的在线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均安装在侧板(5)上的校平机构(1)、定长切断机构(2)、校直较平机构(3)以及单边校直机构(4),前述机构在所述侧板(5)上的安装顺序为校平机构(1)、多个定长切断机构(2)、校直较平机构(3)、多个定长切断机构(2)、多个单边校直机构(4)、校直较平机构(3),且钣金件(6)依次穿过前述机构;/n所述校平机构(1)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上轧辊(11)和第一下轧辊(12),所述第一上轧辊(11)的辊身设有第一上滚轮(111),所述第一下轧辊(12)的辊身对应第一上滚轮(111)设有第一下滚轮(121);所述第一下滚轮(121)上设有定位校平槽(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形件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均安装在侧板(5)上的校平机构(1)、定长切断机构(2)、校直较平机构(3)以及单边校直机构(4),前述机构在所述侧板(5)上的安装顺序为校平机构(1)、多个定长切断机构(2)、校直较平机构(3)、多个定长切断机构(2)、多个单边校直机构(4)、校直较平机构(3),且钣金件(6)依次穿过前述机构;
所述校平机构(1)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上轧辊(11)和第一下轧辊(12),所述第一上轧辊(11)的辊身设有第一上滚轮(111),所述第一下轧辊(12)的辊身对应第一上滚轮(111)设有第一下滚轮(121);所述第一下滚轮(121)上设有定位校平槽(122);所述第一上轧辊(11)和第一下轧辊(12)的辊颈均通过轴承座设于侧板(5)上,轴头上均设有互相配的第一链轮(13);
所述定长切断机构(2)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二上轧辊(21)和第二下轧辊(22),所述第二上轧辊(21)的辊身设有第二上滚轮(211),所述第二下轧辊(22)的辊身上对应第三上滚轮(311)设有第二下滚轮(221);所述第二下滚轮(221)上设有不同弯折度和形状的定位定形槽(222);所述第二上轧辊(21)和第二下轧辊(22)的辊颈均通过轴承座设于侧板(5)上,轴头上均设有互相配的第二链轮(23);
所述校直较平机构(3)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三上轧辊(31)和第三下轧辊(32),所述第三上轧辊(31)的辊身设有第三上滚轮(311),所述第三下轧辊(32)的辊身上对应第三上滚轮(311)设有第三下滚轮(321);所述第三下滚轮(321)表面平整;所述第三下滚轮(321)两侧设有竖直的定位轮(34);所述第三上轧辊(31)和第三下轧辊(32)的辊颈均通过轴承座设于侧板(5)上,轴头上均设有互相配的第三链轮(33);
所述单边校直机构(4)包括第四下轧辊(42);所述第四下轧辊(42)的辊身设有第四下滚轮(421);所述第四下滚轮(421)的两边对应设有第一侧滚轮(44)和第二侧滚轮(45);所述第一侧滚轮(44)与所述第四下滚轮(421)配合的面为竖直面或斜面;所述第二侧滚轮(45)与所述第四下滚轮(421)配合的面为斜面或竖直面;所述第四下滚轮(421)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思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阳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