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17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包括一承载菌种用的容器,以及用于将该容器置于底层淤泥中的器具;所述容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球形过渡后形成一个导入面,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进出水、淤泥和菌种用的功能孔,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凸边,通过该凸边螺纹连接有一顶盖;本研究有助于探索出适合于城市黑臭河道的底泥原位修复技术,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A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black and smelly wat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河道黑臭是目前城市内河面临的严峻污染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底泥是河道中污染物的“汇”与“源”,是河道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水体底泥进行修复治理是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的根本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底泥污染控制修复技术包括异位处理技术和原位处理技术两大类。底泥异位处理技术是指首先将受到污染的底泥从河道中移出,再移送至专门场所进行相应处理,做固化填埋或是物理、化学、生物再处理,最常见的是底泥疏浚技术。但疏浚产污泥量大、底泥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异位处理难度比较大。常用的固化填埋和资源化两种方法还易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二次污染。所以,尽管异位修复技术运用比较早、工艺相对成熟、治理成效快,但同时存在工程造价昂贵、基本设备落后、二次污染严重、破坏原本水体底部生态系统等问题,因此不建议继续大规模推广应用。受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治理日益得到国内的关注与发展,根据不同的方法原理,常用的原位修复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类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底泥污染物释放入水体,减轻河道污染负荷,达到切断河流内源污染途径的目的。相比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一,生物的生存繁殖能力强,在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下,生物数量会大幅增长,从而降低处理运行成本;第二,生物的自然净化能力好,可以将污染物降解至安全浓度范围,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第三,微生物修复中的优势菌种能抵御各种恶劣环境,针对各类目标污染物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可较大程度分解BTX、PAHs、PCBs等有机物;第四,不同物种生物的互利共生有利于去除受污染环境中的复合型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包括一承载菌种用的容器,以及用于将该容器置于底层淤泥中的器具;所述容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球形过渡后形成一个导入面,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进出水、淤泥和菌种用的功能孔,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凸边,通过该凸边螺纹连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的轴心处设置有一孔,在该孔内安装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一拉绳,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处旋入有固定所述拉绳用的螺丝,在所述拉绳上装配有漂浮结构,所述漂浮结构漂浮在水面之上;在所述端盖的顶部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支架杆,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设置有凹孔,在所述凹孔内设置有磁钢,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帽部,所述磁钢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帽部的外部,在所述磁钢的外壁处加工有一卡槽,在所述卡槽内装配有卡圈,所述卡圈限位在所述帽部的内侧;在所述导入面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一配重杆,所述配重杆的下端加工有一圆锥形的刺入部分;所述器具包括一个底座,以及多根可上下连接的杆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一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胶合固定有两片以上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可被磁性吸附,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杆件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所述连接套和所述螺纹孔的外螺纹部分;所述磁钢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且配合所述金属片,当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磁钢旋转至与所述金属片错位,此时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磁钢之间脱离;本产品的使用方式如下:1)我们在采用上述结构,将容器向下推入至河底前,首先将多根杆件组装完成,并试探河底的深度,直至多根杆件组合后,杆件的下端触及淤泥,上端依然有足够的长度暴露在水面之上。2)将菌种和干燥后的淤泥粉末混合在一起,混合比为n:1,n为菌种份数,当黑臭水体的污染严重时,选用大份数的菌种,当污染不严重时,采用小份数的菌种;混合完成后,将所形成的混合物填充至本体内,然后通过顶盖进行上端的封闭;3)将磁钢与金属片之间吸附,然后再讲下插入至水中,缓慢下降,直至刺入部分接触底层淤泥,再继续插入杆件,直至将本体插入至淤泥中,且淤泥没过功能孔为止;4)上述操作完成后,调节漂浮结构至合适的为止,漂浮结构始终暴露在水面之上;便于定期的将容器取出更换菌种。优选地,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一可上下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向下活动时封闭所述功能孔,当所述外环向上活动时打开所述功能孔;在所述外环的外壁处设置有耳板,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设置有第一耳板,在所述耳板上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耳板后装配有螺母,通过螺母限制外环向下的最大距离,在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耳板和所述第一耳板之间,当所述弹簧未压缩时,所述外环封闭所述功能孔;所述耳板的外侧注塑形成有受力板,当本产品向下进入至淤泥后,受力板与淤泥的接触面积较大,而本体与淤泥的接触面积较小,此时弹簧被压缩,外环被上顶,使得功能孔沉入淤泥内。上述结构的优势在于:在下沉容器的时候,功能孔是被外环所封闭的,减少菌种粉末在水中的分散量,当本体向下插入至淤泥内时,外环被向上顶开,此时功能孔被打开,位于容器内部的菌种开始通过功能孔向外作用在淤泥内,实现淤泥的治理。优选地,在所述本体的内底部位置处安装有一内杯,所述内杯的上端焊接有金属的网罩,所述网罩的上端抵住所述顶盖,所述内杯和所述本体之间装配有螺丝,所述网罩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靠近下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活动棒,在所述活动棒的外壁处均布有钢制的刷毛,所述刷毛接触所述网罩,在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作用在所述顶盖和所述限位挡圈之间,所述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过渡配合,在所述孔的孔壁位置处设置有进出水用的弧形口。上述结构的作用在于:本体内是需要进入水的,当淤泥粉末与水混合后可能会存在结块现象,我们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轻微的拉动拉绳,使得连接杆可以上下活动,此时刷毛接触网罩的内壁,将附着在网罩内壁上的结块的颗粒物理打散,且此时弧形口处可以进入水,我们还可以在网罩内填充部分纯菌种,便于这部分纯菌种作用在上覆水中。优选地,所述漂浮结构包括一个套设在拉绳上的滑管,所述滑管与所述拉绳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在所述滑管的外壁处注塑形成有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装配有空心且密封的浮球;上述结构的作用在于:我们可以在浮球的表现刷涂颜色鲜明的涂料,以及数字编号,便于采用数字编号对治理的区域进行标注,方便后期入档和管理。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黑臭水体中的底层淤泥及上覆水;2)分析底层淤泥及上覆水的基本性质,确定黑臭水的原因;3)筛选底层淤泥中的优质菌种;4)优势菌种进行扩大培养;5)采取部分底层淤泥进行干燥,干燥后研磨成粉状,再将优势菌种与粉状的淤泥颗粒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至本产品内;再投放至黑臭水体中,并将本体向下抵入至淤泥中;每4~16平方放置一个本产品;6)每7~15天进行一次底层淤泥及上覆水的采样,并进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菌种用的容器,以及用于将该容器置于底层淤泥中的器具;/n所述容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球形过渡后形成一个导入面,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进出水、淤泥和菌种用的功能孔,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凸边,通过该凸边螺纹连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的轴心处设置有一孔,在该孔内安装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一拉绳,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处旋入有固定所述拉绳用的螺丝,在所述拉绳上装配有漂浮结构,所述漂浮结构漂浮在水面之上;在所述端盖的顶部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支架杆,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设置有凹孔,在所述凹孔内设置有磁钢,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帽部,所述磁钢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帽部的外部,在所述磁钢的外壁处加工有一卡槽,在所述卡槽内装配有卡圈,所述卡圈限位在所述帽部的内侧;在所述导入面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一配重杆,所述配重杆的下端加工有一圆锥形的刺入部分;/n所述器具包括一个底座,以及多根可上下连接的杆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一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胶合固定有两片以上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可被磁性吸附,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杆件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所述连接套和所述螺纹孔的外螺纹部分;/n所述磁钢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且配合所述金属片,当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磁钢旋转至与所述金属片错位,此时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磁钢之间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菌种用的容器,以及用于将该容器置于底层淤泥中的器具;
所述容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球形过渡后形成一个导入面,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进出水、淤泥和菌种用的功能孔,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凸边,通过该凸边螺纹连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的轴心处设置有一孔,在该孔内安装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一拉绳,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处旋入有固定所述拉绳用的螺丝,在所述拉绳上装配有漂浮结构,所述漂浮结构漂浮在水面之上;在所述端盖的顶部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支架杆,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设置有凹孔,在所述凹孔内设置有磁钢,在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帽部,所述磁钢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帽部的外部,在所述磁钢的外壁处加工有一卡槽,在所述卡槽内装配有卡圈,所述卡圈限位在所述帽部的内侧;在所述导入面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一配重杆,所述配重杆的下端加工有一圆锥形的刺入部分;
所述器具包括一个底座,以及多根可上下连接的杆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一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胶合固定有两片以上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可被磁性吸附,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杆件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所述连接套和所述螺纹孔的外螺纹部分;
所述磁钢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且配合所述金属片,当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磁钢旋转至与所述金属片错位,此时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磁钢之间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源头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一可上下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向下活动时封闭所述功能孔,当所述外环向上活动时打开所述功能孔;在所述外环的外壁处设置有耳板,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处设置有第一耳板,在所述耳板上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耳板后装配有螺母,通过螺母限制外环向下的最大距离,在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耳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郝身群吴松许艾宾聂亮坡马华龙黎晓林蔚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