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139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在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水体中种植能提高水体底泥稳定性的水生植物,在丝状藻位于水体底部、上浮之前,放养食藻鱼的鱼苗、控制食藻鱼的数量,利用食藻鱼摄食水体中的丝状藻,在丝状藻被摄食完毕之后,除去水体中的大部分鱼苗、仅保留少量鱼苗或除去水体中的全部鱼苗,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进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并抑制丝状藻和单细胞藻的生长,提高水体观赏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是,在控制丝状藻爆发的同时减少鱼类对水体底泥的扰动,增加透明度,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抑制单细胞藻的生长和繁殖,在提高水体可观赏性的同时降低水体的运行维护成本。

A method of landscape water controlling the growth of filamentous algae to increase the ornamental quality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属于水生态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许多缺水城市,将再生水作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源。即使在降雨量丰沛的南方,污水厂出水最后的出路也是天然水体,包括河流和湖泊。再生水的N、P营养物质浓度高,属于富营养水质。进入初夏季节,气温高、光照强,水绵等丝状藻开始疯长和爆发:丝状藻覆盖和缠绕在水生植物表面,阻挡阳光,不利于沉水植物的正常生长;丝状藻漂浮在水体表面,降低受纳水体的可观赏性。目前,控制水绵等丝状藻爆发的技术主要有人工打捞、化学药剂、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等。人工打捞工作量大,且不能真正控制丝状藻的爆发。投加CuSO4等化学药剂能够快速杀灭丝状藻,但化学药剂进入天然水体将长期影响水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系统是不友好的。水生植物通过化感作用抑制丝状藻的效果不显著。一些生长速度快的水生植物如黑藻、狐尾藻、金鱼藻等通过遮光效应能够迟缓丝状藻的爆发,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丝状藻的爆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水体易爆发丝状藻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提高水体底泥的稳定性,在丝状藻位于水体底部、上浮之前,放养食藻鱼的鱼苗、控制鱼苗的数量,在丝状藻被摄食完毕之后,除去水体中的大部分鱼苗、仅保留少量鱼苗或除去水体中的全部鱼苗,在控制丝状藻爆发的同时,减轻对水体底泥的扰动,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并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在提高水体可观赏性的同时降低水体的运行维护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水体中种植能提高水体底泥稳定性的水生植物,在丝状藻位于水体底部、上浮之前,放养食藻鱼的鱼苗、控制食藻鱼的数量,利用食藻鱼摄食水体中的丝状藻,在丝状藻被摄食完毕之后,除去水体中的大部分鱼苗(仅保留少量鱼苗)或全部鱼苗,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进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提高水体观赏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水体内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或挺水植物能够提高水体底泥的稳定性并且增加观赏性;(2)当水体内的丝状藻生长到一定量后向池塘内投放摄食丝状藻的鱼苗;鱼苗优先以丝状藻作为食料捕食,从而可以控制丝状藻在水体中的爆发,一般两三内可将丝状藻吃完;(3)待水体内的丝状藻捕食完毕后,将水体中大部分鱼苗或全部鱼苗除去,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并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丝状藻,为水网藻、刚毛藻、水绵、丛毛微孢藻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沉水植物为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菹草、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杉叶藻或矮慈姑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挺水植物为美人蕉、香蒲、菖蒲、荷花、芦苇、梭鱼草或再力花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体内丝状藻生长到一定量,指的是丝状藻没有因为在光合作用产生O2的托举作用下上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苗,为罗非鱼、鳊鱼、草鱼的鱼苗,规格为5-8g/尾,一平方米投放4尾或5尾鱼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苗,优选为鳊鱼的鱼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将水体内的部分鱼苗除去,指的是一平方米剩余1尾鱼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将水体内的部分鱼苗或者全部鱼苗除去,优选将全部鱼苗除去,除去鱼苗的方式为电击鱼苗使其死亡,然后将死亡的鱼苗捞出,或使用其他的方法将鱼苗从水体中除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彻底解决了水绵等丝状藻的爆发问题。在我国,罗非鱼、草鱼、鳊鱼以及黑藻、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矮慈姑、菹草、伊乐藻、眼子菜、杉叶藻等沉水植物是普遍存在的,能够在大多数水体中养殖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绵等丝状藻和水生植物共存时,罗非鱼、草鱼、鳊鱼会优先捕食藻类,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绵等丝状藻的爆发问题。对于不宜种植沉水植物的水体,也可通过适量养殖食藻鱼类控制丝状藻的爆发。(2)能够增加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体的可观赏性。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提高水体底泥的稳定性,抑制单细胞藻的生长,增加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体的可观赏性。与此同时,适量养殖食藻鱼类并控制食藻鱼类的大小和数量,在控制丝状藻爆发的同时不会造成底泥扰动,不会产生水体透明度下降等问题。(3)有利于构建水下森林,提高水体的可观赏性。试验结果表明,鳊鱼等鱼类会食用沉水植物表面的沉积物,避免污泥等杂物在沉水植物表面的沉积,能够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构建水下森林,从而提高水体的可观赏性。(4)待丝状藻被摄食以后,将水体中的鱼苗全部除去或保持少量鱼类,优选将鱼类全部除去。因为鱼类的存在会扰动底泥,造成水体浑浊从而使水体的透明度降低,鱼类扰动底泥造成的浑浊为物理性浑浊;而水体浑浊、水体透明度降低后,会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后,会促进水体中单细胞藻(如蓝藻)的生长和繁殖,而单细胞藻大量繁殖后会造成水体的进一步浑浊(化学性浑浊),水体透明度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少鱼类对水体底泥的扰动,增加透明度,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抑制单细胞藻的生长和繁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试验例1:不同种类的鱼苗对水绵的摄食能力2019年,在南宁市那考河再生水厂内的中试试验框内分别放养10-15尾罗非鱼、鳊鱼和草鱼鱼苗,鱼苗的规格为5-8g/尾,方框尺寸为L×B×H=50×38×22cm,再分别在试验框内投喂约12g丛毛微孢藻(一种从那考河水体中接种培养后得到的丝状藻),96h内,丝状藻被全部摄食,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鱼苗的数量、重量和丝状藻投喂量由表1可知:单尾鱼苗在单位时间内对水绵的摄食量分别为:罗非鱼=0.545、鳊鱼=0.203、草鱼=0.211g/尾·d。单位重量鱼苗在单位时间内对水绵的摄食量分别为:罗非鱼=0.0846、鳊鱼=0.0358、草鱼=0.0329g/g·d。试验例2:投放初期,不同鱼苗对底泥的扰动、降低水体透明度的情况2018年下半年,在南宁市那考河再生水厂内的中试试验水桶内分别种植了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狐尾藻、矮慈姑、菹草、金鱼藻等)等水生植物,构建了水下森林,增加了水体的观赏性;2019年3月-7月,试验桶内先后滋生了水网藻、水绵、丛毛微孢藻等丝状藻,丝状藻覆盖和缠绕在水生植物表面,阻挡阳光,不利于其的正常生长;并且,丝状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在光合作用产生O2的托举作用下漂浮在水体表面,降低水体的观赏性。为了去除丝状藻、增加水体的观赏性,分别向种植不同沉水植物的试验桶中投放了罗非鱼、鳊鱼和草鱼的鱼苗,每个中试试验桶投放一种鱼苗,鱼苗的规格为5-8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水体中种植能提高水体底泥稳定性的水生植物,在丝状藻位于水体底部、上浮之前,放养食藻鱼的鱼苗、控制食藻鱼的数量,利用食藻鱼摄食水体中的丝状藻,在丝状藻被摄食完毕之后,除去水体中的大部分鱼苗或全部鱼苗,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进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提高水体观赏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水体控制丝状藻生长增加水体观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水体中种植能提高水体底泥稳定性的水生植物,在丝状藻位于水体底部、上浮之前,放养食藻鱼的鱼苗、控制食藻鱼的数量,利用食藻鱼摄食水体中的丝状藻,在丝状藻被摄食完毕之后,除去水体中的大部分鱼苗或全部鱼苗,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进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提高水体观赏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水体内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或挺水植物能够提高水体底泥的稳定性并且增加观赏性;
(2)当水体内的丝状藻生长到一定量后向池塘内投放摄食丝状藻的鱼苗;鱼苗优先以丝状藻作为食料捕食,从而可以控制丝状藻在水体中的爆发,鱼苗在两三天内能将丝状藻吃完;
(3)待水体内的丝状藻捕食完毕后,除去水体中大部分鱼苗或全部鱼苗,减轻鱼类对底泥的扰动,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并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为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菹草、微齿眼子菜、马来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辉煌黄鸥李艺种云霄孙胜龙柏春荫高帅强胡星宝赵志军戴前进郑炜晔范茂华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