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13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气体驱动进行搅拌的喷气管作为搅拌装置的作用部件,采用通气管作为回流装置的作用部件,往回流管中通入气体,利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实现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又将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产气机构合一化,不仅可以节省能耗降低运营成本,还便于对搅拌过程和回流过程协同调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at can coordinate and control the reflux device and the ag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和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污水治理相关技术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需要设置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而对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控制则与污水处理效果、微生物生长情况、出水水质等息息相关。目前常规的技术方案里,通常采用固定的时间启动气动搅拌装置或回流装置,例如启动30秒搅拌装置,再启动2分30秒回流装置,以此循环往复。虽然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通过固定周期启闭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不够精确,容易出现缺氧区溶解氧过高、污泥沉积的现象,甚至因回流量不足导致出水总氮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从而有效控制溶解氧浓度,避免泥水分层的污水处理系统,并提供一种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缺氧区和有氧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区尾端与缺氧区首端之间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侧壁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靠近回流管位于缺氧区的管口,所述通气管远离回流管的一端与产气机构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水体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通过送气管与产气机构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中还设有污泥浓度监测仪,所述产气机构、污泥浓度监测仪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搅拌装置采用管壁表面密布喷孔的喷气管对缺氧区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回流装置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实现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即通过通气管通入气体的动作,降低回流管位于缺氧区管口处的压力,利用液体密度差形成的压力差引导污泥和硝化液从有氧区尾端回流到缺氧区首端,搅拌装置和回流装置共用一套产气机构,不仅可以节省能耗,还便于协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位于缺氧区的管口处设有多个分支管。设置多个分支管可以使回流硝化液和回流污泥在缺氧区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具有多个交叉管。喷气管设置多个交叉管,可以使喷气管有效作用面积更大,便于缺氧区内泥水混合物搅拌混合更加充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利用前述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开启回流装置;(S2).当反应体系内污泥浓度MLSS低至Amg/L时,启动搅拌装置;(S3).当反应体系内污泥浓度MLSS达到Bmg/L时,关闭搅拌装置;(S4).返回步骤(S2)。本专利技术所述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通过采集缺氧区内的污泥浓度数据,根据预设的波动阈值,对应启闭搅拌装置,而回流装置始终处于开启转态,由于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共用产气机构,开启搅拌装置后回流装置的气体分压降低,污泥和硝化液回流量降低,便于反硝化反应正向进行同时避免泥水分层,污泥浓度下降后搅拌装置关闭,回流装置的气体分压提高,污泥和硝化液回流量提高,便于污水中微生物占比增加,保证反硝化反应的充分进行。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步骤(S2)中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000、小于等于250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B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500、小于等于550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气体驱动进行搅拌的喷气管作为搅拌装置的作用部件,采用通气管作为回流装置的作用部件,往回流管中通入气体,利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实现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又将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产气机构合一化,不仅可以节省能耗降低运营成本,还便于对搅拌过程和回流过程协同调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缺氧区1和有氧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区2尾端与缺氧区1首端之间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侧壁设有通气管32,所述通气管32靠近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的管口,所述通气管32远离回流管31的一端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水体的喷气管41,所述喷气管41通过送气管42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还设有污泥浓度监测仪6,所述产气机构5、污泥浓度监测仪6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搅拌装置采用管壁表面密布喷孔的喷气管41对缺氧区1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回流装置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实现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即通过通气管32通入气体的动作,降低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管口处的压力,利用液体密度差形成的压力差引导污泥和硝化液从有氧区2尾端回流到缺氧区1首端,搅拌装置和回流装置共用一套产气机构5,不仅可以节省能耗,还便于协同控制,即开启搅拌装置时在自然就降低了回流装置的分压,从而降低了回流量,而管壁搅拌装置后回流装置自然提速从而提高硝化液和污泥的回流量。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的管口处设有多个分支管33。设置多个分支管33可以使回流硝化液和回流污泥在缺氧区1分布更加均匀,保证缺氧区1内的初始污水能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推动反硝化反应的稳定进行。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41具有多个交叉管。喷气管41设置多个交叉管,可以使喷气管41有效作用面积更大,便于缺氧区1内泥水混合物搅拌混合更加充分,交叉管整体可以呈“丰”形、“王”形、“圭”形等或其他便于分布和搅拌的形状,如果不太顾虑制造难易程度,也可以是其他复杂的形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利用前述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开启回流装置;(S2).当反应体系内污泥浓度MLSS低至Amg/L时,启动搅拌装置;(S3).当反应体系内污泥浓度MLSS达到Bmg/L时,关闭搅拌装置;(S4).返回步骤(S2)。本专利技术所述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方法,通过采集缺氧区1内的污泥浓度数据,根据预设的波动阈值,对应启闭搅拌装置,而回流装置始终处于开启转态,由于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共用产气机构5,开启搅拌装置后回流装置的气体分压降低,污泥和硝化液回流量降低,便于反硝化反应正向进行同时避免泥水分层,污泥浓度下降后搅拌装置关闭,回流装置的气体分压提高,污泥和硝化液回流量提高,便于污水中微生物占比增加,保证反硝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另外,实践中发现采用协同调控的方法,回流装置始终在工作,避免了常规启闭回流装置的调控工艺中会导致回流硝化液污泥变化剧烈的问题,从而比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使得出水质量稳定达标。进一步的,所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缺氧区(1)和有氧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区(2)尾端与缺氧区(1)首端之间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侧壁设有通气管(32),所述通气管(32)靠近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的管口,所述通气管(32)远离回流管(31)的一端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水体的喷气管(41),所述喷气管(41)通过送气管(42)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还设有污泥浓度监测仪(6),所述产气机构(5)、污泥浓度监测仪(6)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缺氧区(1)和有氧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区(2)尾端与缺氧区(1)首端之间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侧壁设有通气管(32),所述通气管(32)靠近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的管口,所述通气管(32)远离回流管(31)的一端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水体的喷气管(41),所述喷气管(41)通过送气管(42)与产气机构(5)输出端连通;所述缺氧区(1)中还设有污泥浓度监测仪(6),所述产气机构(5)、污泥浓度监测仪(6)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协同调控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1)位于缺氧区(1)的管口处设有多个分支管(33)。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晓肖波孙竟王思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