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94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粉体混合工装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该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包括第一筒体和设置在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第二筒体通过弹簧与第一筒体底部连接,第二筒体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搅拌部包括搅拌轴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穿过所述第二筒体并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的一面固接有转轴,转轴穿过所述第一筒体侧壁,并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维护,且能够搅拌均匀。

A mixing and stirring device for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体混合工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常规的粉末冶金过程中,大多搅拌不够均匀,且不同的金属粉末的质量大小不同,会使金属粉末有上下分层的趋势,使得金属粉末难以搅拌均匀,搅拌不均匀的金属粉末,使得合金的锻造质量差,并且金属粉末质量较大,在搅拌桶中不易出料。尽管申请号为CN20172088584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原料混料装置,但是其电机置于装置内部,且仅依靠搅拌板搅拌效率不高。专利技术人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维护,且能够搅拌均匀的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包括第一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第二筒体通过弹簧与第一筒体底部连接,第二筒体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搅拌部包括搅拌轴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穿过所述第二筒体并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的一面固接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一筒体侧壁,并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固接。能够通过驱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进而转换成搅拌部的转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并通过弹簧连接,搅拌更为充分。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搅拌轴的轴心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拆装。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还设置有搅拌板。搅拌更为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搅拌筒体分体设置,筒体间设置有弹性件弹簧,搅拌时能够产生晃动,搅拌更为均匀。2、电机设置在第一筒体外侧。方便维修与更换。3、第一筒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方便装置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B部放大图。其中,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弹簧,4搅拌部,41搅拌轴,42搅拌叶,43搅拌板,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1转轴,7电机,8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包括第一筒体1和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部的第二筒体2,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间留有间隙,第二筒体2通过弹簧3与第一筒体1底部连接,第二筒体2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4,搅拌部4包括搅拌轴41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41外周的搅拌叶42,搅拌轴4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穿过第二筒体2并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第二锥齿轮6的一面固接有转轴61,转轴61穿过第一筒体1侧壁,并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7固接。通过驱动转轴6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进而转换成搅拌部4的转动,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间留有间隙,并通过弹簧3连接,搅拌更为充分。较佳地,搅拌叶42的旋转轴61心与搅拌轴41的轴心重合。较佳地,第一筒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8。能够方便移动拆装。较佳地,搅拌轴41上还设置有搅拌板43。搅拌更为均匀。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包括第一筒体1和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部的第二筒体2,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间留有间隙,第二筒体2通过弹簧3与第一筒体1底部连接,第二筒体2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4,搅拌部4包括搅拌轴41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41外周的搅拌叶42,拌叶的旋转轴61心与搅拌轴41的轴心重合,搅拌轴4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穿过第二筒体2并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第二锥齿轮6的一面固接有转轴61,转轴61穿过第一筒体1侧壁,并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7固接。工作时,将混料装置推至下料口机架下方,搅拌部4与机架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转轴6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进而转换成搅拌部4的转动,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间留有间隙,并通过弹簧3连接,搅拌更为充分。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维护,且能够搅拌均匀具有实用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筒体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轴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穿过所述第二筒体并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面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筒体侧壁,并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体的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均匀搅拌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筒体内轴向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轴和螺旋设置在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穿过所述第二筒体并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面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群鑫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