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张斌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883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前叉(8)上端通过龙头碗组(3)与车身支架前端连接,车身支架后端与后轮(9)连接,前叉(8)下端与左前轮(1)和右前轮(2)连接,左前轮(1)和右前轮(2)各内置一轮毂电机(6)实现各自的独立转动,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对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每个轮毂电机从而调整左前轮(1)和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左前轮(1)和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

A three wheel electric vehicle stabilized by gyro and its body balanc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三轮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乘员使用现有三轮电动车时,无论车辆在移动或停止状态时,如果乘员大幅度移动重心,包括上下车动作,车辆容易出现倾倒的风险,不利于乘员的安全。在车辆受到侧向冲击力时极易向一侧倾倒,导致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二轮电动车出现大幅度移动重心时,车辆容易出现倾倒的风险以及在车辆受到侧向冲击时稳定性差,不利于乘员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包括车身支架,前叉(8)上端通过龙头碗组(3)与所述车身支架前端连接,使所述前叉(8)能够围绕龙头碗组(3)的转轴平滑旋转;所述车身支架后端与后轮(9)连接,所述前叉(8)下端与左前轮(1)和右前轮(2)连接,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各内置一轮毂电机(6)实现各自的独立转动,还包括陀螺感应器(4)和控制器(7);所述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根据对所述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每个所述轮毂电机从而调整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所述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优选地,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通过加速、减速、正转或反转方式形成两者之间差动。优选地,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通过双叉臂悬挂机构(5)与前叉(8)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叉臂悬挂机构(5)使得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始终紧密接触地面,保证足够的抓地力。优选地,所述双叉臂悬挂机构(5)包括两个上水平叉臂(51)、两个下水平叉臂(52)以及垂直叉臂(56),所述垂直叉臂(56)一侧通过一所述下水平叉臂(52)和一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垂直叉臂(56)另一侧通过另一所述下水平叉臂(52)和另一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另一连接板连接,所述下水平叉臂(52)与所述上水平叉臂(51)平行设置;一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与所述右前轮(2)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板也通过轴承与所述左前轮(1)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减振器(53),所述垂直叉臂(56)上端两侧分别通过一所述减振器(53)与一所述上水平叉臂(51)连接,所述减振器(53)用以吸收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的冲击,其提供的弹簧力和阻尼力使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维持与地面的紧贴。优选地,还包括平衡杆(54),所述垂直叉臂(56)开有通行孔,所述平衡杆(54)穿过所述通行孔并且两端分别与一所述下水平叉臂(52)连接,所述平衡杆(54)提供的弹簧力和阻尼力用来使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做减振运动时维持力耦合,使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与垂直叉臂维持等间距,避免减振运动影响重心。优选地,两个上水平叉臂(51)、两个下水平叉臂(52)以及垂直叉臂(56)形成一个“土”字形状。优选地,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所述垂直叉臂(56)通过轴承连接,下所述水平叉臂(52)与所述垂直叉臂(5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水平叉臂(52)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减振器(53)与所述上水平叉臂(5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减振器(53)与所述垂直叉臂(5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平衡杆(54)与所述水平叉臂(52)通过轴承连接。一种三轮电动车的车身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7);步骤2、所述控制器(7)根据对所述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左前轮(1)和右前轮(2)各自的轮毂电机从而调整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所述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优选地,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通过加速、减速、正转或反转方式形成两者之间差动。该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及其车身平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驱动的自动龙头转向机构,使用陀螺感应器采集车身倾斜数据,控制器根据倾斜数据由此发出控制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的差动,并转换成前叉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2)本专利技术自动适应车辆承载的变化,即使在原地停止状态,乘员大幅度移动重心,包括上下车动作,车辆也能维持不倒。同时,在高速行驶中,通过陀螺稳定控制器控制,也能自动克服承载变化的影响,克服道路、横风的影响使车辆保持航向稳定。即使受到来自侧面的撞击,通过系统快速地自动响应、迅速调整重心,使车辆尽量保持直立而不会立即倒下。(3)本专利技术大大地提升三轮自行车、三轮摩托车的安全性,减轻驾乘人员的精神体力负担,提高了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在车辆受到侧向冲击时增强稳定性,通过电子控制技术使车辆的横向稳定裕度超过其几何尺寸限制,提高数十倍。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的前轮减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前轮;2—右前轮;3—龙头碗组;4—陀螺感应器;5—双叉臂悬挂机构;51—上水平叉臂;52—下水平叉臂;53—减振器;54—平衡杆;55—轴承;56—垂直叉臂;6—轮毂电机;7—控制器;8—前叉;9—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包括车身支架,前叉8上端通过龙头碗组3与车身支架前端连接,使前叉8能够围绕龙头碗组3的转轴平滑旋转;车身支架后端与后轮9连接,前叉8下端与左前轮1和右前轮2连接,左前轮1和右前轮2各内置一轮毂电机6实现各自的独立转动,还包括陀螺感应器4和控制器7;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对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每个轮毂电机从而调整左前轮1和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左前轮1和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左前轮1和右前轮2通过双叉臂悬挂机构5与前叉8的下端连接,双叉臂悬挂机构5使得左前轮1和右前轮2始终紧密接触地面,保证足够的抓地力。双叉臂悬挂机构5包括两个上水平叉臂51、两个下水平叉臂52以及垂直叉臂56,垂直叉臂56一侧通过一下水平叉臂52和一上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包括车身支架,前叉(8)上端通过龙头碗组(3)与所述车身支架前端连接,使所述前叉(8)能够围绕龙头碗组(3)的转轴平滑旋转;所述车身支架后端与后轮(9)连接,所述前叉(8)下端与左前轮(1)和右前轮(2)连接,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各内置一轮毂电机(6)实现各自的独立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陀螺感应器(4)和控制器(7);所述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根据对所述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每个所述轮毂电机从而调整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所述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包括车身支架,前叉(8)上端通过龙头碗组(3)与所述车身支架前端连接,使所述前叉(8)能够围绕龙头碗组(3)的转轴平滑旋转;所述车身支架后端与后轮(9)连接,所述前叉(8)下端与左前轮(1)和右前轮(2)连接,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各内置一轮毂电机(6)实现各自的独立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陀螺感应器(4)和控制器(7);所述陀螺感应器(4)用于采集车身的侧倾角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根据对所述侧倾角度信号的运算并与设定数值进行比对的结果,输出指令调节控制每个所述轮毂电机从而调整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之间的差动转换成所述前叉(8)的旋转运动并且改变车身承载重心实现车身的自动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通过加速、减速、正转或反转方式形成两者之间差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通过双叉臂悬挂机构(5)与前叉(8)的下端连接,所述双叉臂悬挂机构(5)使得所述左前轮(1)和所述右前轮(2)始终紧密接触地面,保证足够的抓地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叉臂悬挂机构(5)包括两个上水平叉臂(51)、两个下水平叉臂(52)以及垂直叉臂(56),所述垂直叉臂(56)一侧通过一所述下水平叉臂(52)和一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垂直叉臂(56)另一侧通过另一所述下水平叉臂(52)和另一所述上水平叉臂(51)与另一连接板连接,所述下水平叉臂(52)与所述上水平叉臂(51)平行设置;一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与所述右前轮(2)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板也通过轴承与所述左前轮(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陀螺增稳的三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减振器(53),所述垂直叉臂(56)上端两侧分别通过一所述减振器(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文张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