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83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的室外部分中设置有风门调节装置引导空气流动方向,比较室内空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室外空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微电脑控制所述风门调节装置,控制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空调器上安装的风门调节装置上设置有根据空气的物理性质可选择性的进行控制的导风板,导风板可在减少空调器负荷的同时调节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的空气,可减少空调器运行时消耗的能量,实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式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别控制导风板的风 门调节装置,可以根据空气的物理性质或者用户输入的调整空气流动通道 的。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根据使用者将空间内部的空气调节成最佳状态的装置,为了创 造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最近空调器的用途更加广泛,空调可设置在车辆、 办公室以及家庭等多处需要安装的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由压縮机-冷凝 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形成一系列的循环。空调器一般设置有冷凝器和压縮机,这些部件主要设置在室外称为室外 机(还称为'室外侧,或者'散热侧')室外部分形成有2次侧管路;和 设置有蒸发器,这类部件主要设置在室内称为室内机(还称为'室内侧' 或者'吸热侧')室内部分形成有l次侧管路。整体式空调器可以分为一次侧管路和2次侧管路分离设置的分体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1次侧管路以及2次侧管路设置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在各个室内均设置有形成一次侧管路的室内机的分体式空调器,利用管道 连接各个室内空间,对于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调节的风道式空调器。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除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外,还附加有对被污染的空 气进行过滤,使其变成清洁的空气之后再次投入到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和 将湿度高的空气变成干爽的空气后再次排送到室内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 器。下面,结合附图以风道式整体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外观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 内部组成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式空调器由四方盒形的主体10构成外观。所 述主体10包括右侧面板20、前面板30、左侧面板40、上面板50和下面 板60;所述各面均构成所在面的外观。在所述主体10的内部安装有若干部件,在所述前面板30上安装有将需 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部的空气吸入主体10内部的管道12。在主体10 的右侧面板20和左侧面板40之间的左右方向上横向设置有挡板70。所述 挡板70是具有规定的厚度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主体10的内部以挡板70 为基准,前方形成有1次侧通道80,后方形成有2次侧通道90。在所述一次侧管路80上安装有室内风扇81。所述室内风扇81进行旋转 运动,将吸入到所述主体10内部的需要进行调节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在所述室内风扇81的外侧设置有风扇罩82。所述风扇罩82的下面与所 述下面板60的上面接触,左侧端部与所述左侧面板40接触。在所述前面板30上形成有直角四角形的前面吸入口 32,用于将需要进 行调节的空气吸入至所述主体10的内部,而所述前面吸入口 32的左侧方 (参照图2)形成有直角四角形的前面排出口 36,排出经过主体10内部进行了调节的空气。艮fJ,在所述前面板30的右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结构较长的前面吸入 口 32,而在这个前面吸入口 32的边缘部分向前突出形成有便于安装引导吸 入空气的吸入管道12的吸入管道引导结构34。所述前面吸入口 32的左侧,即所述前面板30的左侧,形成有沿左右方 向的前面排出口 36,并且在前面排出口 36的边缘部位向前突出形成有便于 安装引导输出的空气的输出管道(未图示)的输出管道引导结构38。在前面排出口36的后侧,设置有所述室内风扇81,和输出通道;前面 排出口 36在室内风扇81的旋转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风扇罩82引导的空 气向室内风扇81的圆周方向移动。在所述1次管道80的内部,即在所述前面吸入口 32的后侧安装有与通 过前面吸入口 32吸入到1次侧管路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 83。所述室内热交换器83的设置范围从所述前面排出口 36和前面吸入口 32之间一直延伸到所述挡板70的右侧端部,从上方观察时,大致形成"/〃 形结构。通过所述前面吸入口32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83时进行热 交换,而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前面排出口 36排出到室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83的内部流动有流体的冷媒,而在所述室内热交 换器83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盘84。所述排水盘84设置在与室内热交换器83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上,排水盘84呈上面开口的直角六面体形状,收集从室内热交换器93滴落的冷凝水。在所述排水盘84的侧面形成有排水孔85,所述排水孔85与所述右侧面 板20相接的同时与外部连通,将集中到排水盘84内部的冷凝水排出到所 述主体10的外部。所述1次侧管路80的后侧,即所述挡板70的后侧形成有2次侧管道90, 所述2次侧管道90的中央部安装有将冷媒压縮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压縮机 91。压縮机91采用较大型的涡旋式压縮机。在所述2次侧管路90上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92。所述热交换器92用于 在内部流动的冷媒与流入所述2次侧管路90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上 方观察时室外热交换器92具有<n'形结构,并沿着2次侧管路90的内 周面设置。构成所述主体10的上面外观的所述上面板50上,设置有室外风扇51。 室外风扇51安装于所述2次侧管路90的上侧,旋转时将2次侧管路90内 部的空气输出到外部。上面板50的后半部,即在室外风扇51的上方,上 面板上穿孔形成有上面排出口 52。所述上面排出口 52具有相对室外风扇51的旋转半径更大的半径,且基 本为圆形结构。上面排出口 52的内表面上配备有引导室外风扇51旋转时 使空气向上流动的流动孔板53,在上面排出口 52的上方安装输出格栅54。在所述下面板60的侧面的左右侧设置有一对提升孔62。所述提升孔62 允许叉车上的提升部件插入,使得所述主体10的移动更加方便。但是,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存在以下缺点风道式空调器设置在建筑物的 外部或者建筑物的内部的地下等处,在通过管道吸入室内空气之后,进行 调节,然后通过管道再次排出到室内,由此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制冷或则 制热。对于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后,可以将室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当的水 平,但是无法清除室内的污染物质,无法保证室内空气清洁。使用者为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洁,需要打开窗户或者门进行换气,而打开 窗户或者门进行换气时,会增加制冷或者制热的负荷,导致建筑物维护管 理费用的增加。由于制冷或者制热负荷的增加,会导致空调能量使用量的增加,而能量 使用量的增加会直接导致空调器维护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风道式空 调器,根据空气的物理性质或用户操作指令控制风道流量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调器中设置有风门调节装置引导 空气流动方向,比较室内空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室外空气所具有的物理 性质的差异,通过微电脑控制所述风门调节装置,控制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风门调节吸入口、中央管路封闭装置、 风门调节排出口和外部空气吸入口;所述所述壳体有空气流过,所述风门 调节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构成室内空气吸入的通道;所述中央 管路封闭装置选择性遮蔽流至主体内部的空气;所述风门调节输出口设置 在所述壳体的侧面, 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另一侧面穿孔, 使通过风门调节吸入口的空气排出到壳体的外部;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紧 临风门调节排出口设置;所述中央管路封闭装置、风门调节排出口和外部 空气吸入口处均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引导吸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 的流动方向空气的物理性质是温度、湿度、热焓中的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室外主体(10)中设置有风门调节装置(200)引导空气流动方向,比较室内空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室外空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微电脑(474)控制所述风门调节装置(200),控制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贤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