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813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设置于汽车下方的充电装置和设置于地面的输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接头、绳索、收线轮及第一电机,绳索一端与充电接头固定连接,绳索另一端缠绕于收线轮侧面,第一电机与收纳轮固定连接,输电装置包括底板、抓取机构、充电输出接头、第一推动装置及控制器,充电输出接头设置于抓取机构中心,第一推动装置位于充电输出接头下方,第一推动装置与充电输出接头固定连接,利用抓取机构可对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头进行抓取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提高汽车下方充电接头与地面上输电装置的对接容错率,从而减少驾驶员需要进行调整的次数,方便驾驶员对汽车进行充电。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给予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捷,近年来,汽车的发展也成为了该产业发展的焦点,配套产品汽车充电桩也被广泛的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以及充电站内,普通汽车充电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有的供电桩体、与供电桩体电连接的充电枪以及配套设置于汽车内部的对接装置。而现有的充电桩结构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进行设置,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地方时,需要占用一些停车位的空间,如一些停车场地方、路边新能源电动车停车位时,均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进行充电桩的设置,因此需要一种节省空间的汽车充电方式,如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837413.3,公开了一种环形升降自动对接汽车充电方法,及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810656495.1,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汽车电能自动补给方法。上述两个现有专利申请中,均在汽车下方设置于充电接头,利用设置于地面上的输电装置与充电接头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对汽车的充电专业。但是上述两个专利结构中,均需要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设置于汽车下方的充电装置和设置于地面的输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汽车的蓄电池电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接头、绳索、收线轮及第一电机,所述绳索一端与充电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绳索另一端缠绕于收线轮侧面,所述第一电机与收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连接,/n所述输电装置包括底板、抓取机构、充电输出接头、第一推动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充电输出接头设置于抓取机构中心,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位于充电输出接头下方,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与充电输出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圆弧形的固定座、若干个夹爪、若干个连接杆及若干个第二推动装置,所述固定座设于底板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设置于汽车下方的充电装置和设置于地面的输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汽车的蓄电池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接头、绳索、收线轮及第一电机,所述绳索一端与充电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绳索另一端缠绕于收线轮侧面,所述第一电机与收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输电装置包括底板、抓取机构、充电输出接头、第一推动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充电输出接头设置于抓取机构中心,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位于充电输出接头下方,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与充电输出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圆弧形的固定座、若干个夹爪、若干个连接杆及若干个第二推动装置,所述固定座设于底板中部,所述夹爪中部与固定座上端边缘铰接,所述夹爪一端朝固定座中心延伸且与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夹爪另一端朝固定座外围延伸,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推动装置铰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设置于底板下方,所述夹爪上方设有柔性的抓取罩,所述抓取罩中心开设有供充电输出接头穿过的通孔,所述所述抓取罩底面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及第一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瓯段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