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4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包括圆形盘和指针,圆形盘的中心设有凸起的旋钮,圆形盘分为三个扇形区域,三个扇形区域为第一周指示区、第二周指示区和非注射区,非注射区位于旋钮的正上方,圆形盘上除非注射区外的区域由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组成,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上均标识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数字(天数),数字与旋钮之间均设有垂直于圆形盘的横向插孔,插孔与指针相配合,指针的一端分为上、下两种颜色区域,指针的尾端与圆形盘中心的旋钮连接。采用轮换卡,可避免糖尿病患者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注射胰岛素而产生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减轻护理工作及患者负担,为护理人员及患者便捷提示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

A rotation card for insulin injection site in abdo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
本技术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标示装置,尤其是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中,由于轮班制度,每次执行的护士不相同,存在反复注射的情况,注射时没有使用任何用具,未落实量度间隔距离;而且,也存在患者及护士都难以准确记忆每次注射点的情形;另一方面,老年病人记性及学习能力差,病患或家属未经专业培训,未能正确规范地选取注射部位,会造成同一位置反复注射,影响胰岛素吸收且皮下会产生硬结。市场上有一些辅助用具,虽然有在腹部分区及数字序号标注,但是每次注射后还要填登记表,增加负担,对于护士及病人及家属都难以长期执行,而且轮换的注射部位,时间只相隔7天,不符合《2016年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的要求: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注射同一个注射点。根据上述情况发现:反复注射同一部位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皮下硬结,有硬结的患者其血糖波动幅度是无硬结者的7倍,表明患者对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差,影响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以免糖尿病患者因为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注射胰岛素导致皮下硬结形成、脂肪萎缩,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同时减轻护理工作及患者的负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所述轮换卡包括圆形盘和指针,所述圆形盘的中心设有凸起的旋钮,所述圆形盘分为三个扇形区域,所述三个扇形区域为第一周指示区、第二周指示区和非注射区,所述非注射区位于所述旋钮的正上方,所述圆形盘上除所述非注射区外的区域由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组成,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上均标识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数字(天数)1、2、3、4、5、6和7,所述数字1、2、3、4、5、6和7与所述旋钮之间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圆形盘的横向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指针相配合,所述指针的一端分为上、下两种颜色区域,所述指针的尾端与所述圆形盘中心的旋钮连接。由此,凸起的旋钮与患者的肚脐对应,作为转轴,方便指针的转动,按照星期几快速指示正确的注射部位;指针端部的三条平行的指示线区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形盘采用无毒纺布制成。由此,无毒纺布能柔软贴合或胖或瘦患者的肚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指针的上半部分为白色,所述指针的下半部分为蓝色。由此,指针不同颜色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区分上半月和下半月实现四周轮换注射胰岛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指针宽度为1cm,由防水的软胶质(来自病人的手腕带)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指针顶端设有3条平行的指示线。由此,指示线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隔开,避免注射人员混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形盘的直径为5cm。由此,指针上的三个条指示线位于圆形盘之外,经直径5cm的圆形盘的覆盖,有效避开直径5cm的脐周区域。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指针可对应插入圆形盘上横向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宽度比指针宽度多0.1c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形盘中心的旋钮通过卡扣与所述指针连接(以便指针转动),所述旋钮直径为0.5~1cm,所述旋钮采用塑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可以避免糖尿病患者因为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注射胰岛素导致皮下硬结形成、脂肪萎缩,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同时减轻护理工作及患者的负担,其能达到最大限度28天(四周)的注射部位轮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轮换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圆形盘,2、指针,3、旋钮,4、第一周指示区,5、第二周指示区,6、非注射区,7、插孔,8、上半部分,9、下半部分,10、指示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的一种实施例,轮换卡包括圆形盘1和指针2,圆形盘1的中心设有凸起的旋钮3,圆形盘1分为三个扇形区域,三个扇形区域为第一周指示区4、第二周指示区5和非注射区6,非注射区6位于旋钮3的正上方,圆形盘1上除非注射区6外的区域由第一周指示区4和第二周指示区5组成,第一周指示区4和第二周指示区5上均标识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数字1、2、3、4、5、6和7(代表星期几),数字1、2、3、4、5、6和7与旋钮3之间均设有垂直于圆形盘1的横向插孔7,插孔7与指针2相配合,指针2的一端分为上、下两种颜色区域,指针2的尾端与圆形盘1中心的旋钮3连接;其中,圆形盘1采用无毒纺布制成;指针2的上半部分为白色,指针2的下半部分为蓝色;指针2宽度为1cm,由防水的软胶质制成;指针2顶端设有3条平行的指示线10;圆形盘1的直径为5cm;指针2可对应插入圆形盘1上横向的插孔7,插孔7的宽度比指针2宽度多0.1cm;圆形盘1中心的旋钮3通过卡扣与指针2连接,旋钮3直径为0.5~1cm,旋钮3采用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指针可用病人手腕带制作,手腕带上的扣作为凸起的转轴,安装在圆形盘上作为对应肚脐的中心点;根据每周每天都要注射的特点,数字1234567代表周一至周七,分为两周,指针的三条粗线(即指示线)根据指南最新标准隔开,分别相距2cm,宽度是1cm,数字底下对应指针的插孔,只需在当天早上把指针插进对应的周几,便能开始使用,这样能有避免护士交接班或者病人及家属弄混,也不需要记忆,指针从内到外分早、中、晚3个注射区,腕带上的白边为上半月注射区(每个月1-14号),蓝边为下半月注射区(每个月15号-28号),这样就能达到最大限度28天的注射部位轮换。本实施例的轮换卡在注射人员注射时,把圆形盘中心的凸起对应肚脐,只需按星期几,穿指针到相应数字,以早、中、晚依次注射,按上半月及下半月选择白边或蓝边,就能简单方便准确地替换注射点。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换卡包括圆形盘和指针,所述圆形盘的中心设有凸起的旋钮,所述圆形盘分为三个扇形区域,所述三个扇形区域为第一周指示区、第二周指示区和非注射区,所述非注射区位于所述旋钮的正上方,所述圆形盘上除所述非注射区外的区域由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组成,/n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上均标识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数字1、2、3、4、5、6和7,所述数字1、2、3、4、5、6和7与所述旋钮之间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圆形盘的横向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指针相配合,所述指针的一端分为上、下两种颜色区域,所述指针的尾端与所述圆形盘中心的旋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换卡包括圆形盘和指针,所述圆形盘的中心设有凸起的旋钮,所述圆形盘分为三个扇形区域,所述三个扇形区域为第一周指示区、第二周指示区和非注射区,所述非注射区位于所述旋钮的正上方,所述圆形盘上除所述非注射区外的区域由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组成,
所述第一周指示区和第二周指示区上均标识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数字1、2、3、4、5、6和7,所述数字1、2、3、4、5、6和7与所述旋钮之间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圆形盘的横向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指针相配合,所述指针的一端分为上、下两种颜色区域,所述指针的尾端与所述圆形盘中心的旋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换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盘采用无毒纺布制成。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懿方春銮江美霞丁美琳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