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君珺专利>正文

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34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括:第一定位卡、第二定位卡、第一注射列、第二注射列、第三注射列、第四注射列、第五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第七注射列、第八注射列、脐孔、定位线;使用时将首先将第一定位卡置于病人肚皮上,让病人肚脐从第一定位卡上的脐孔中露出,并使用定位线将第一定位卡的位置调正,再对病人通过编号好的注射列上的圆孔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当依次按照编号在第一定位卡上的十四枚圆孔内定位注射完毕后,再换取、第二定位卡进行同样操作,在剩下的十四枚圆孔标记内定位注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携带;操作简单。

A kind of insulin rotation injection positioning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
本技术涉及到,具体是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
技术介绍
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注射是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手段;胰岛素皮下注射仍是目前糖尿病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对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众多因素会影响血糖达标,即使在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期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注射部位红斑,硬结,肿胀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使注射的胰岛素充分吸收,减少脂肪萎缩,并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括:第一定位卡、第二定位卡、第一注射列、第二注射列、第三注射列、第四注射列、第五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第七注射列、第八注射列、脐孔、定位线;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主体为两张对称的卡片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所组成,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注射孔位,所述注射孔每列形成单列的注射列,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脐孔、定位线;使用时将首先将第一定位卡置于病人肚皮上,让病人肚脐从第一定位卡上的脐孔中露出,并使用定位线将第一定位卡的位置调正,再对病人通过编号好的注射列上的圆孔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所述第五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用于第一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七注射列、第八注射列用于第二周注射治疗;当依次按照编号在第一定位卡上的十四枚圆孔内定位注射完毕后,再换取、第二定位卡进行同样操作,在剩下的十四枚圆孔标记内定位注射,所述第一注射列、第二注射列用于第三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三注射列、第四注射列泳衣第四周注射治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上印有分别两副对应的手形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卡上的手形线的四个指缝间分布有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五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第七注射列、第八注射列,所述第二定位卡上的手形线的四个指缝分布有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着第一注射列、第二注射列、第三注射列、第四注射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上的手形线掌心处有一脐孔、脐孔周围印有水平和竖直并穿过脐孔圆心的定位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注射列、第三注射列、第五注射列、第七注射列为间距相等的四只小圆孔组成,所述第二注射列、第四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第八注射列为间距相等的三只小圆孔组成,所有注射列上的圆孔数量为二十八枚,所述第一注射列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1、2、3、4,所述第二注射列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5、6、7,以此类推,所述第八注射列10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26、27、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方便携带:本技术将胰岛素注射定位卡设计成手形,将传统的腹部,腿部,臂部定位卡合三为一,体积小巧方便携带。②操作简单:在定位卡上标注了28个点,方便患者结合每月日期进行注射,只要患者无意识障碍,知晓当天日期,就可按点注射;患者经过一次培训后既能记住。操作方便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定位卡、2-手形线、3-第一注射列、4-第二注射列、5-第三注射列、6-第四注射列、7-第五注射列、8-第六注射列、9-第七注射列、10-第八注射列、11-脐孔、12-定位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括:第一定位卡1、第二定位卡2、第一注射列3、第二注射列4、第三注射列5、第四注射列6、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脐孔11、定位线12;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主体为两张对称的卡片第一定位卡1和第二定位卡2所组成,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注射孔位,所述注射孔每列形成单列的注射列,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脐孔11、定位线12;使用时将首先将第一定位卡1置于病人肚皮上,让病人肚脐从第一定位卡1上的脐孔11中露出,并使用定位线12将第一定位卡1的位置调正,再对病人通过编号好的注射列上的圆孔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所述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用于第一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用于第二周注射治疗;当依次按照编号在第一定位卡1上的十四枚圆孔内定位注射完毕后,再换取、第二定位卡2进行同样操作,在剩下的十四枚圆孔标记内定位注射,所述第一注射列3、第二注射列4用于第三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三注射列5、第四注射列6泳衣第四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一定位卡1和第二定位卡2上印有分别两副对应的手形线。所述第一定位卡1上的手形线的四个指缝间分布有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所述第二定位卡2上的手形线的四个指缝分布有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着第一注射列3、第二注射列4、第三注射列5、第四注射列6。所述第一定位卡1和第二定位卡2上的手形线掌心处有一脐孔11、脐孔11周围印有水平和竖直并穿过脐孔11圆心的定位线12。所述第一注射列3、第三注射列5、第五注射列7、第七注射列9为间距相等的四只小圆孔组成,所述第二注射列4、第四注射列6、第六注射列8、第八注射列10为间距相等的三只小圆孔组成,所有注射列上的圆孔数量为二十八枚,所述第一注射列3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1、2、3、4,所述第二注射列4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5、6、7,以此类推,所述第八注射列10上的圆孔自下往上分别标号26、27、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主体为两张对称的卡片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所组成,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注射孔位,所述注射孔每列形成单列的注射列,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脐孔、定位线;使用时将首先将第一定位卡置于病人肚皮上,让病人肚脐从第一定位卡上的脐孔中露出,并使用定位线将第一定位卡的位置调正,再对病人通过编号好的注射列上的圆孔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所述第五注射列、第六注射列用于第一周注射治疗,所述第七注射列、第八注射列用于第二周注射治疗;当依次按照编号在第一定位卡上的十四枚圆孔内定位注射完毕后,再换取、第二定位卡进行同样操作,在剩下的十四枚圆孔标记内定位注射,所述第一注射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括:第一定位卡(1)、第二定位卡(2)、第一注射列(3)、第二注射列(4)、第三注射列(5)、第四注射列(6)、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脐孔(11)、定位线(12);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主体为两张对称的卡片第一定位卡(1)和第二定位卡(2)所组成,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注射孔位,所述注射孔每列形成单列的注射列,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脐孔(11)、定位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括:第一定位卡(1)、第二定位卡(2)、第一注射列(3)、第二注射列(4)、第三注射列(5)、第四注射列(6)、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脐孔(11)、定位线(12);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主体为两张对称的卡片第一定位卡(1)和第二定位卡(2)所组成,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注射孔位,所述注射孔每列形成单列的注射列,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包含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脐孔(11)、定位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胰岛素轮换注射定位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卡(1)上分布有四个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五注射列(7)、第六注射列(8)、第七注射列(9)、第八注射列(10),所述第二定位卡(2)上分布有四个注射列,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着第一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霞孙琳周君珺
申请(专利权)人:周君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