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6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是将废弃塑料瓶依次经过分拣、第一次破碎、第一次水洗、第二次破碎、碱洗、第二次水洗、干燥、醇洗、脱醇、熔化、拉丝和切粒后得到再生塑料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再生ABS塑料颗粒的熔点,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再生ABS塑料颗粒的水分和PVC的含量,提高了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品质。

Processing method of recycled ABS plastic particles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ABS塑料再生
,具体属于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回收ABS塑料作为可再生资源,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再ABS塑料的原料,且用量还在快速增长。作为再生ABS塑料原料,废ABS塑料的需求量最大。回收ABS塑料可用来生产汽车内饰专用料,但是由于废ABS塑料上的附着物,如PVC、标签、灰尘、泥土和其他塑料等。在对废ABS塑料清洗的过程中若不能清洗干净,会导致再生塑料颗粒的品质较差,无法应用于汽车内饰专用料。且清洗过程中残留的水分,会导致ABS塑料发生氧化、降解变黄,因此,对于回收的ABS塑料不仅要降低清洗后的水分含量,而且还要清除有机杂质,以保证再生塑料颗粒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解决回收ABS塑料再生的塑料颗粒品质不能满足汽车内饰专用料使用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是将废弃ABS塑料依次经过分拣、第一次破碎、第一次水洗、第二次破碎、碱洗、第二次水洗、干燥、醇洗、脱醇、熔化、拉丝和切粒后得到再生塑料颗粒,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人工分拣出ABS塑料;(2)将分拣出的ABS塑料进行第一次破碎,得到破碎片,将破碎片进行第一次水洗,第一次水洗完成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片,将水洗破碎片再次进行破碎,得到破碎粉,然后将破碎粉进行碱洗,碱洗完成后,再次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碱洗破碎粉,将碱洗破碎粉进行第二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完成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粉,然后将水洗破碎粉进行干燥,得到初级回收ABS粉;(3)将初级回收ABS粉使用乙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液进行醇洗,醇洗完成后,使用离心分离,得到醇洗ABS粉,将醇洗ABS粉进行脱醇,得到加工级ABS粉;(4)将加工级ABS粉与功能助剂混合后熔化,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制成条状再生料;然后经风冷,送入造粒机造粒,得到再生塑料颗粒。其中,所述的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水洗温度都为80-90℃。其中,所述的碱洗温度为60℃,时间为12min,所述的碱洗使用的碱液为NaOH和Na2CO3的水溶液,其中NaOH和Na2CO3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和17%。其中,所述的破碎片的大小为2-3cm,所述的破碎粉的大小为40-20目。其中,所述的离心分离使用滚筒离心机进行分离。其中,所述的醇洗的温度为65℃,时间为7min,所述的乙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按体积比1:1.5混合。其中,所述的脱醇在脱醇反应釜内进行,脱醇的温度为80℃,脱醇时脱醇反应釜内的压力为-70MPa。其中,所述的功能助剂包括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CE-100聚酯扩链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光稳定剂200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次水洗和一次碱洗,使回收的ABS塑料上的灰尘、颜料、油污和污渍被清洗干净,被清洗后得到的初级回收ABS粉表面洁净;2、本专利技术使用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在65℃下进行醇洗,使初级回收ABS粉的表层发生部分溶解,从而使初级回收ABS粉表面残留的有机物,特别是PVC被有效的清除,使再生塑料颗粒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3、醇洗后的脱醇反应中,不仅可以脱去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减少初级回收ABS粉表面残留的有机物,而且还可以除去部分初级回收ABS粉内残留的水分,使加工级回收ABS粉的水分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4、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助剂具有吸收加工级回收ABS粉内水分的能力,而且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CE-100聚酯扩链剂与被氧化降解的ABS分子链和其上带有的羧基和羟基可进行缩合,改善了再生塑料颗粒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再生塑料颗粒的熔点,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再生塑料颗粒的水分和PVC的含量,提高了再生塑料颗粒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是将废弃ABS塑料依次经过分拣、第一次破碎、第一次水洗、第二次破碎、碱洗、第二次水洗、干燥、醇洗、脱醇、熔化、拉丝和切粒后得到再生塑料颗粒,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人工分拣出ABS塑料;(2)将分拣出的ABS塑料进行第一次破碎,得到破碎片,破碎片的大小为2-3cm,将破碎片进行第一次水洗,水洗温度都为80-90℃,第一次水洗完成后,使用滚筒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片,将水洗破碎片再次进行破碎,得到破碎粉,破碎粉的大小为40-20目,然后将破碎粉进行碱洗,碱洗温度为60℃,时间为12min,碱洗使用的碱液为NaOH和Na2CO3的水溶液,NaOH和Na2CO3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和17%,碱洗完成后,再使用滚筒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碱洗破碎粉,将碱洗破碎粉进行第二次水洗,水洗温度都为80-90℃,第二次水洗完成后,使用滚筒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粉,然后将水洗破碎粉进行干燥,得到初级回收ABS粉;(3)将初级回收ABS粉使用乙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液进行醇洗,乙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按体积比1:1.5混合,醇洗的温度为65℃,时间为7min,醇洗完成后,使用离心分离,得到醇洗ABS粉,将醇洗ABS粉进行脱醇,脱醇在脱醇反应釜内进行,脱醇的温度为80℃,脱醇时脱醇反应釜内的压力为-70MPa,得到加工级ABS粉;(4)将加工级ABS粉与功能助剂混合后熔化,功能助剂包括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CE-100聚酯扩链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光稳定剂2002,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制成条状再生料;然后经风冷,送入造粒机造粒,得到再生塑料颗粒。加工级ABS粉与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CE-100聚酯扩链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光稳定剂2002按重量比103:0.2:0.3:0.22:0.38:0.17:0.19:0.14:0.3。对照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去除步骤(3)。对照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中的醇洗使用乙二醇。对照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不加入功能助剂。采用GB/T14190中的方法对实施例1和对照例1-3中加工级ABS粉和再生塑料颗粒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是将废弃ABS塑料依次经过分拣、第一次破碎、第一次水洗、第二次破碎、碱洗、第二次水洗、干燥、醇洗、脱醇、熔化、拉丝和切粒后得到再生塑料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是将废弃ABS塑料依次经过分拣、第一次破碎、第一次水洗、第二次破碎、碱洗、第二次水洗、干燥、醇洗、脱醇、熔化、拉丝和切粒后得到再生塑料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人工分拣出ABS塑料;
(2)将分拣出的ABS塑料进行第一次破碎,得到破碎片,将破碎片进行第一次水洗,第一次水洗完成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片,将水洗破碎片再次进行破碎,得到破碎粉,然后将破碎粉进行碱洗,碱洗完成后,再次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碱洗破碎粉,将碱洗破碎粉进行第二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完成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水洗破碎粉,然后将水洗破碎粉进行干燥,得到初级回收ABS粉;
(3)将初级回收ABS粉使用乙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液进行醇洗,醇洗完成后,使用离心分离,得到醇洗ABS粉,将醇洗ABS粉进行脱醇,得到加工级ABS粉;
(4)将加工级ABS粉与功能助剂混合后熔化,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制成条状再生料;然后经风冷,送入造粒机造粒,得到再生塑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用再生ABS塑料颗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水洗温度都为80-90℃。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乾成黄振申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